衛福部研擬志工保險方案 助「鏟子超人」安心救災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紛紛湧入花蓮災區協助救災,然而,「挖土機超人」林鴻森在救災期間不幸病逝,令人痛心。針對臨時性志工的保險保障問題,多名立委今(8)日質詢,衛福部長石崇良回應,已與保險公會討論兩種方案,包括旅平險附加醫療與傷害險,以及小規模災害防救險。
石崇良指出,衛福部已按公務預算發放慰問金20萬元給林鴻森家屬。由於賑災基金會的善款給付死亡慰問金必須是天然災害致死,林男的情況無法適用,但衛福部會透過專案公務預算辦理。
志工保險方案的探討
石崇良表示,針對臨時志工的保障問題,衛福部已與保險公會討論兩種方案。第一個方案是以旅平險附加醫療險、傷害險的方式處理;第二個方案則是採用小規模災害防救險,5人以上即可成團投保。預計需要1至2週時間研議,不過新保險產品無法回溯適用。
石崇良進一步提到,鼓勵志工透過組織參與救災,能更好地保障自身權益,已先要求醫藥志工先行登記,目前已有400位志工登記,後續將掌握名單並依需求派遣及投保。
志工保險的背景與挑戰
志工在災害救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其保障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過去,志工的保險問題多數由志願服務組織自行解決,然而,隨著災害規模的擴大及志工人數的增加,保險需求也日益迫切。
根據專家分析,志工保險的推行不僅能夠提高志工參與救災的意願,也能在事故發生時提供必要的保障,減少志工及其家屬的後顧之憂。
未來的展望與影響
衛福部此次提出的保險方案,若能順利推行,將為志工提供更全面的保障,並可能成為其他地區及國家的參考範例。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志工的安全感,也能促進更多人參與志願服務。
然而,如何在短時間內落實這些保險方案,並確保其可行性與覆蓋範圍,仍是衛福部面臨的挑戰。未來,隨著志工保險制度的完善,志工的參與度及救災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總結來看,志工保險的推行不僅是對志工的保障,更是對整個社會救災體系的強化。隨著方案的落實,志工將能在更安全的環境下投入救災工作,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