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迪NAND涨价引发半导体市场震荡,AI需求推高行业预期
闪迪公司(SanDisk Corp, SNDK.US)近日宣布大幅上调其NAND闪存的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求持续飙升的背景下。上游晶圆供应受限,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
这一涨价决定引发了行业的连锁反应。多家模组厂商,包括创见、宜鼎国际和宇瞻科技,纷纷暂停出货,重新评估定价策略。创见自11月7日起暂停报价,理由是“市场行情持续上行”。业内人士指出,这预示着存储市场可能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
闪迪业绩超预期,股价飙升
闪迪股价在11月7日的美股交易中飙升超过15%,创下历史新高,年内累计涨幅超过580%。分析师普遍认为,此举意味着全球存储行业正式进入“AI超级周期”阶段。
闪迪公布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业绩全面超出市场预期,进一步印证了行业复苏的势头。公司预计第二财季收入将在25.5亿至26.5亿美元之间,远超市场预测的23.6亿美元。Non-GAAP每股收益预计为3.00至3.40美元,显著高于分析师预估的1.82美元。
“数据中心将成为未来两年NAND最大的应用市场,我们预计供不应求将持续至2026年底。”— 闪迪CEO David
存储供应链震荡与市场预期
闪迪的强劲表现刺激了整个存储生态的价格重估。根据多家券商的研报,至少有11位华尔街分析师上调了其目标价。摩尔分析指出:“闪迪在高预期环境下仍交出亮眼成绩,数据中心业务的持续性增长与有限的供应增量,标志着新一轮存储周期的开始。”
与此同时,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等主要存储厂商均在不同程度上调明年出货指导,并计划扩大资本开支,以应对AI服务器与高性能计算的爆炸性需求。
英伟达与OpenAI的芯片博弈新动向
在AI基础设施领域,英伟达(Nvidia, NVDA.US)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表示,公司最新一代Blackwell GPU需求“极其旺盛”。随着AI模型训练规模激增,相关晶圆需求也同步上升。
“产业正在经历高速扩张,因此短缺是正常现象。我们与SK海力士、三星、美光等厂商紧密合作,它们的产能正迅速爬坡。”— 黄仁勋
台积电CEO魏哲家则证实,英伟达已提出新增晶圆需求申请,但未透露具体数量。与此同时,AI巨头OpenAI也在推进政策层面的产业布局。彭博社报道指出,OpenAI致函美国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呼吁政府将《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ct)》的35%税收抵免扩大至AI数据中心与服务器制造。
OpenAI在信中提出,美国政府可通过拨款、贷款担保与税收优惠共同支持AI制造端建设。
编辑总结
从产业链到资本市场,AI与存储的双重驱动正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闪迪以强势涨价引领存储周期复苏,而英伟达与OpenAI则推动AI基础设施向纵深发展。供应紧张将短期支撑芯片价格,但长期能否维持仍取决于晶圆扩产速度与全球政策协同。总体来看,AI需求的延伸效应正成为半导体行业最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