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0 月, 2025

评级机构遭监管警示:一致性原则成处罚重点

unnamed-file-70

近日,多家信用评级机构接连遭到监管部门的警示或警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自8月以来,至少有六家评级机构被警示或警告,部分机构甚至被处以罚款。

信用评级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主要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所谓“信用评级”,是指信用评级机构对影响经济主体或者债务融资工具的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就其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作出综合评价,并通过预先定义的信用等级符号进行表示。

多家评级机构遭警示或警告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自8月以来,至少有六家评级机构被罚,部分机构还被处以罚款。

具体来看,9月30日,北京证监局因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在从事证券评级业务时未遵循一致性原则、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等问题,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警示函要求标普中国立即开展全面整改,落实《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发出警告并罚款327.5万元,涉及的违法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办理信用评级从业人员备案、未按照法定评级程序及业务规则开展信用评级业务等。

一致性原则成监管重点

从违法违规行为类型看,未遵循一致性原则、违反不得以承诺低收费手段招揽业务管理规定、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未按规定办理人员备案等是监管处罚的“重灾区”。

据澎湃新闻统计,至少有三家评级机构涉嫌违反一致性原则。

其中,标普中国在从事证券评级业务时未遵循一致性原则,联合资信对同一对象的评级使用两套不同的评级标准,东方金诚违反一致性原则管理规定。

监管机构加大处罚力度

央行等四部门2019年发布的《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信用评级机构从事评级业务应当遵循一致性原则,对同一类对象评级,或者对同一评级对象跟踪评级,应当采用一致的评级标准和工作程序。

从发布处罚的监管机构看,中债资信、上海新世纪、东方金诚被央行系统机构予以行政处罚,联合资信、中证鹏元被交易商协会予以警告,标普中国被证监会系统出具警示函。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在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监管部门对其行为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未来,评级机构需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评级业务的公正性和透明性,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此次事件提醒市场各方,信用评级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评级机构需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评级结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推荐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引发全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