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9 月, 2025

花蓮堰塞湖災情進入第三天,沈伯洋揭示災民最大挑戰

unnamed-file-1140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光復鄉街道被淹沒,災情已進入第三天。政府與民間資源全面動員,積極投入災區救援工作。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不僅第一時間與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赴災區,並持續協調國軍提供沐浴車等支援。他於今(25)日透過社群平台列出四項重點,直言目前對居民來說最困難的事莫過於「清理家園」。

災區水源問題與應對措施

沈伯洋指出,居民最關心的是民生用水問題。目前水壓不足,搶修工作正在進行中。此外,已有13處供水站設立,「昨天我們也協調了行動水車供居民使用。清理過程中,容易損壞管線造成漏水,請多加注意。」

堰塞湖現狀與安全警戒

關於堰塞湖的狀態,沈伯洋表示,水量已減少至約15%,情況較為穩定,但紅色警戒尚未解除,這取決於土石穩定情況。他建議居民晚上仍需回到各收容中心以策安全。

清理家園的挑戰

沈伯洋強調,對於居民來說,清理家園是目前最大的挑戰。雖然國軍和各慈善團體已投入大量人力,內政部新的民力也已抵達,各縣市環保局正在準備,但他認為家戶內部的清理才是真正的難題。

他提醒大家在清理過程中要注意避免造成傷口與感染,並指出各地已設有醫療站提供協助。

物資運送與需求

在物資運送方面,沈伯洋提供了聯繫資訊,表示可將物資送至「花蓮糖廠中央倉庫」,聯絡人為張先生,電話0958-080-620。他強調目前主要需要「清潔設備」,包括水桶、鏟子、清潔劑、噴水設備、雨鞋、清消器具、口罩等。

展望與未來行動

展望未來,當地政府和救援團隊將繼續努力恢復正常生活秩序。沈伯洋呼籲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提供必要的物資和人力支持。他強調,災後重建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這次災情提醒我們,面對自然災害,預防和應對措施的完善至關重要。未來需要更多的防災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以減少類似事件的發生。

推荐阅读  台灣內政部長言論引發憲政爭議,台獨議題再掀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