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遭中国反垄断调查,国产AI芯片迎来新机遇

昨日盘后,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英伟达因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将面临进一步调查。此消息一出,芯片ETF基金(159599)在2025年9月16日的场内价格迅速上涨近2%。国产AI芯片概念股也随之大涨,其中龙芯中科涨超18%,海光信息涨超6%,华海清科和景嘉微涨超3%。
此次调查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20年,当时英伟达收购了以色列公司迈络思,其核心产品涉及超算系统技术,而中国是其第二大市场。当前审查的重点直指AI芯片与高速通信组网技术的绑定问题。
全球范围内的反垄断调查
英伟达被调查并非中国独有的行动。此前,美国和法国等国家也曾对英伟达进行过反垄断调查。这次调查的方向也很明确:推动算力芯片与通信组网的解耦,以在信息安全层面建立更自主的防线。
目前,国产AI通信组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各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从盛科、万通、中兴,到架构创新的华为384超节点,再到总线协议端的海光HSL,产业的边际变化速率令人惊叹。
国产芯片的崛起
Bernstein在7月发布的研报指出,英伟达芯片供应的不确定性为中国国内AI芯片供应商创造了市场机遇。预计到2025年,国内AI芯片需求将达到395亿美元,AI芯片市场的本土化率将从2023年的17%增长至2027年的55%。
今年4月,英伟达的中国出口一度受限,国内GPU厂商如寒武纪、昆仑芯等“英伟达平替”概念在真空期产能拉满,凭借高性价比承接了一部分订单,业绩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寒武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芯原股份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此外,龙芯中科在AI芯片方面也取得了技术突破,其在互动平台表示,龙芯首款GPU芯片9A1000的研发基本完成,预计三季度内交付流片。芯片ETF基金(159599)追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选取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截至2025年9月4日,芯片ETF基金的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北方华创、澜起科技、豪威集团、兆易创新、中微公司、芯原股份和长电科技。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以上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