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8 月, 2025

中美AI科技競爭加劇:輝達Blackwell進入中國市場的潛力

featured-lonnews-com

輝達公司於週三公佈了截至2025年7月27日的2026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其營收和盈利均超市場預期。然而,儘管輝達股價今年累計上漲35%,但在盤後交易中小幅下滑,因為資料中心的收入連續第二個季度未達到預期。

同時,輝達的中國競爭對手寒武紀科技的股價飆升,該公司自7月中旬以來股價幾乎翻倍,並於週三宣佈已扭虧為盈後,股價再漲7.1%。這一增長推動了中國成長股科創板50指數上漲高達5%。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紀科技的股價首次超過貴州茅台,成為「A股新股王」。

輝達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戰略

輝達表示,其Blackwell平台被譽為革命性的新一代AI基礎設施,通過NVLink 72機架級互聯技術,成功滿足了推理AI模型對算力的指數級增長需求。輝達還透露,下一代Rubin平台已進入晶圓製造階段,這些技術創新預計將共同推動全球AI工廠的建設規模在2030年前達到3-4萬億美元。

根據財報顯示,輝達第二季度正式啟動GB300晶片的量產,目前GB200 NBL系統正被OpenAI、Meta等大型AI廠商廣泛採用,這些系統不僅用於訓練下一代大模型,也用於生產環境的推理任務。

中美科技政策的影響

由於美國政府對中國銷售H20晶片的許可證審批,輝達尚未向中國發貨任何H20產品。輝達呼籲美國政府放開對Blackwell晶片的銷售許可,並預計未來AI基礎設施投資將繼續增長,主要驅動力包括推理AI與智慧體的算力需求上升,以及全球主權AI建設等。

輝達首席財務官克雷斯指出,第三財季要實現20億至50億美元的營收目標,首先需要市場對H20晶片保持穩定需求。克雷斯強調,最終規模還取決於中美兩國政策的進一步明朗化。

中國市場的戰略重要性

輝達CEO黃仁勳表示,中國不僅是全球第二大計算市場,更是AI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大約一半的頂尖AI研究者在中國工作,許多突破性的開源模型也誕生於此。黃仁勳指出,美國科技企業參與中國市場具有戰略重要性。

「中國開發的開源模型在國際上備受認可,例如DeepSeek已在全球範圍建立起聲譽,通義千問、Kimi等模型同樣表現優異。」

他還補充道,H20晶片已獲准向未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公司銷售,大部分許可證也已發放。未來將Blackwell架構引入中國市場是一個現實可能的方向。

這一發展標誌著中美在AI科技領域的競爭進一步加劇,未來市場的變化將取決於政策走向和技術創新。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市場格局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

推荐阅读  马斯克旗下xAI起诉苹果和OpenAI,指控合作关系涉嫌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