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9 月, 2025

中国自主研发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第三架机下线

ag600-

近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宣布,AG600飞机批产的第三架机(编号1103)已经完成总装下线。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中国在自主研发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自今年7月初,1103架机转入41系统集成站位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的集成制造团队克服了总装周期紧张、多架次并行作战等诸多挑战。在历时两个月的时间里,团队完成了系统安装工作,并严格遵循批产标准,优化了总装流程。

克服挑战,严格把控质量

在总装过程中,集成制造团队始终严格把控产品质量,针对密封施工、多余物管控、产品防护等重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持续开展常态化专项质量提升工作。与此同时,团队与试飞中心紧密联动,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型号业务融合,通过联合共建的方式,对1101架、1102架总装下线到交付试飞阶段的流程衔接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

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对重点问题及细节优化内容进行了高效梳理,为后续的试飞和交付奠定了基础。

AG600的未来发展

根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的年度任务计划,1103架机的试飞前准备工作将有序推进。该公司计划通过这些努力,早日实现AG600飞机的规模化交付,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AG600飞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被誉为“鲲龙”。它不仅在国内航空市场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还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实力。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航空专家指出,AG600的成功研发和批产,不仅提升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也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持。专家们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市场需求的增加,AG600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AG600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技术突破,这将为国家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望未来,AG600的规模化生产和交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25年,AG600研制全线捷报频传,这不仅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胜利,也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

随着1103架机的下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将继续推进后续的试飞和交付工作,为实现AG600的全面量产和市场化应用而努力。

推荐阅读  巴巴多斯驻华大使:深化巴中文化与经贸合作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