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推出科技金融新政,债券市场创新举措显成效

7月14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在会上表示,今年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两项增量措施,以推动科技金融体制的加快构建。
曹媛媛指出,这两项措施分别是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以及建立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这些措施从信贷、债券、股权等多方面入手,政策实施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
关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曹媛媛介绍说,该政策在增量、降价、扩面方面均有突破。截至2025年5月末,银行和企业签订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到1.7万亿元,是2024年末的1.9倍。发放贷款余额达6140亿元,累计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
这一政策的推出旨在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扩大贷款覆盖面,进一步激发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力。专家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债券市场“科技板”创新举措
建立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是支持科技金融的一项创新性举措。通过在债券发行交易制度上作出差异化安排,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截至6月30日,自5月推出以来,债券市场已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4000亿元。
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新兴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也为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业内人士指出,科技板的设立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增强了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策背景与未来展望
这些政策的出台背景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需求。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此次推出的科技金融政策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展望未来,专家表示,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预计将有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受益于此类金融支持。与此同时,债券市场的创新也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
总体来看,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