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7 月, 2025

中国央行开展14000亿逆回购操作以维持流动性

14000-1-4

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通过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的方式,开展总额为14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一举措旨在保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充裕,其中包括3个月期8000亿元和6个月期6000亿元的操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操作意味着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做。这一方面有助于在政府债券持续发行高峰期阶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另一方面,也释放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强化逆周期调节。

背景与动机

近年来,中国央行一直在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市场流动性。特别是在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央行通常会采取逆回购操作以确保市场流动性不出现短缺。此次140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王青指出,着眼于保持流动性充裕,对于本月将到期的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央行加量续做的可能性也较大。“这种操作不仅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为宽松的信贷环境。”

操作透明度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以来,央行将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的披露时点由月末提前至操作前。这一变化标志着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的提升。

“在6月央行打破月末公告惯例之后,7月央行再次于月中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招标情况,表明每月买断式逆回购已从月末披露转变为月中披露,显示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增加,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

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市场对央行操作的预期管理能力,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操作指引。

对市场的影响与展望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央行此举将对市场流动性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政府债券发行的持续进行,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通过提前披露操作规模,央行不仅增强了市场信心,也为未来的政策调整提供了灵活性。

展望未来,市场将继续关注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进一步动作。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央行的操作将对国内外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此次逆回购操作不仅是对当前市场需求的回应,也为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整奠定了基础。随着操作透明度的提升,市场参与者将能够更好地调整自身策略,以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

推荐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