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7 月, 2025

中国央行报告: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2.83万亿元

22-83-

中国网7月14日讯 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透露,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83万亿元,同比增加4.74万亿元。

闫先东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从上半年金融总量数据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平稳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截至6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8.9%和8.3%,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高0.8和2.1个百分点。

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合理增长表明,金融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前发力,金融体系强化配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大幅增加。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增加4.32万亿元。其中,国债净融资3.37万亿元,同比增加1.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4.29万亿元,同比增加2.52万亿元。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稳固。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回升

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较上年同期回升,保持流动性充裕。政府债券的提前发行和金融机构债券投资的增加是主要原因。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量较大,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6.01万亿元,同比多增3.19万亿元。这一趋势也得到了信贷平稳增长的支持。

此外,上年同期整治资金空转的措施使得上年同期货币供应量基数较低。今年企业存款增长恢复,推动货币供应量增速回升。上半年,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元,同比多增3.22万亿元。

未来展望与挑战

展望未来,央行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的持续复苏。专家指出,尽管当前的货币政策为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仍需警惕潜在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

与此同时,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成为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未来,央行可能会更加关注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

编辑:赵晓雯

编审:彭瑶 魏婧

推荐阅读  中国宣布大规模经济改革计划,旨在推动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