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行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 覆盖薄弱县

2025年9月4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消息,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常态化巡回医疗在资源薄弱县的全覆盖。
自2011年起,国家卫健委每年组织部分委属(管)医院,以中西部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地区为重点开展巡回医疗。13年来,累计派出199支国家巡回医疗队,1300余名医务人员。2024年,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至县级和基层,所有委属(管)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均参与中西部巡回医疗,省级巡回医疗覆盖超过1000个县,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巡回医疗制度的背景与发展
早在2023年7月24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已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7月31日,2025年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正式启动,巡回医院与相应受援省份商定,在2025年7月至11月期间派出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时间不少于3周,其中在县域开展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周,其余时间可以在地市级医院开展工作。
此次《通知》明确,为进一步打通医疗资源下沉通道,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切实提高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我国决定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常态化巡回医疗在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多层次巡回医疗队伍的组建
我国将组建多层次巡回医疗队伍。国家巡回医疗层面,国家卫健委所属(管)医院、局直属(管)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含中医类),选派政治素质过硬、技术水平良好、医德医风端正、身体心理健康,并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员,组建国家医疗队。国家医疗队以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为主,适当配备管理人员,每支队伍不少于8人。
省内巡回医疗要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医院)参与,省市县分别组织本级医院,赴县乡村开展服务,并鼓励社会办医参与。国家巡回医疗重点关注中西部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聚居县、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省内巡回医疗需统筹规划,实现对省域内薄弱县的全覆盖。
巡回医疗的实施与未来展望
《通知》指出,各级巡回医疗队要根据受援地区的实际需求,对群众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引导健康行为等服务;对医务人员开展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医院管理水平;与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协作机制,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专科联盟;返回后,采取远程会诊、查房、培训等方式,持续巩固延续巡回医疗效果。村级巡回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
“巡回医疗时间不少于3周,主要在县域开展工作,确保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和有效覆盖。”
时间安排方面,国家巡回医疗每年组织1次,原则上于10月底前派出医疗队,具体实施时间由派出医院与受援省份协商确定。省内巡回医疗则安排常态化开展县乡村巡回医疗,原则上,保证受援地区县级巡回医疗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乡村级巡回医疗每个月开展不少于1次。
这项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医疗服务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尤其是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通过巡回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预计将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