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9 月, 2025

中国推出新措施推动服务消费升级

unnamed-file-109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宣布,将以更大力度和更实措施推动消费升级,特别是在服务消费领域。此举旨在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并推动地方政府有序减少消费限制。这一消息由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在10月1日透露。

周陈指出,今年以来,服务消费持续走高,电影《哪吒2》和人形机器人等文化产品的流行,带动了研学、旅游和国货潮品的消费热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中国需要从供给端发力,推动消费从实物消费向个性化、体验化的高品质服务消费升级。

新技术催生新消费场景

当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不断催生新的消费场景。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型消费产品正在提升民众的消费体验,并强化中国的消费韧性。消费者魏先生表示,AI冰箱为他提供了烹饪帮助,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

在智能家居领域,技术的普及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2025年将迎来新车密集发布,技术关键词包括纯电平台、800V高压、增程技术等。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技术创新推动消费升级

周陈强调,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优化消费功能,积极培育国货潮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家庭消费,并完善充电桩和商贸物流体系等消费基础设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指出,技术创新是推动消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周密表示,技术创新不仅能改善产品质量和优化消费者体验,还能多元化消费供应链各环节的互动模式。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创造需求,形成供需动态平衡,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创新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并非转瞬即逝,而是长期且可持续的。”周密说。

消费韧性与经济发展

周密认为,中国的供给与消费平衡正在快速调整,这种平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为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消费群体、能力和意愿各有差异。实现更低成本、更优体验的消费,需要把握消费新特点和创造新需求。

当供给与需求实现持续优化并达成新的平衡时,消费将更具韧性,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周密指出,这样的平衡状态有利于在面对外部冲击时保持稳定,并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的消费市场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未来,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消费的活力和韧性,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推荐阅读  川普政府89億美元入股英特爾:自由市場信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