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澜湄供应链合作研讨会在曼谷成功举办

中新社曼谷10月23日电 (记者 李映民) 首届中国—澜湄供应链合作研讨会于10月21日在曼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结合线上和线下形式,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盛会不仅标志着中国与澜湄国家在供应链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此次研讨会由泰中商务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驻泰国代表处联合主办,得到了泰国中国企业总商会的大力支持。多家商会和企业代表参与其中,包括泰国北京总商会、泰国上海商会等,展现出中泰两国在经贸合作上的密切联系。
跨境合作的法律保障
在研讨会上,泰国前贸易代表主席吴杰指出,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差异,并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他表示,泰国在湄公河区域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泰国的政策和区域优势,抓住亚洲未来的发展机遇。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院副院长解常晴强调,随着中泰经贸合作的深入,亟需高效、公正的跨境仲裁服务来提供法律保障。她呼吁两国工商界加强与仲裁法律界的沟通交流,了解彼此法律规则的差异,重视交易和争议解决的风险管控。
“期望两国工商界加强与仲裁法律界的沟通交流,了解彼此法律规则差异,重视交易和争议解决风险管控。” — 解常晴
全球产业链合作的新平台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驻泰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马艳玲表示,中国贸促会始终致力于促进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合作,为中资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她指出,由贸促会创办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成为推动各国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本次活动吸引了约200位商协会和企业代表出席,线上线下的参与形式体现了现代科技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平台不仅促进了中泰两国的经贸交流,也为澜湄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未来的合作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区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泰两国的企业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为澜湄区域的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如何在法律、文化和经济上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将是双方需要共同探索的课题。
展望未来,中泰两国在供应链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