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10 月, 2025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深海中的无名尖兵

unnamed-file-267

在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一支潜艇部队正在进行一场紧张的深海演练。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导弹腾空而起,直刺苍穹。这支艇员队伍正在通过优化决策指挥链路、检验新战法训法,锤炼慑战止战能力,阔步新时代新征程。

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曾亲自看望这支艇员队官兵,与他们共进午餐、深入交流。2023年5月,习主席再次给该艇员队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努力锻造全面过硬的水下尖兵,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战备常态化:随时待命的子弹

观察一支部队的备战状态,既要看战时,也要看平时。一个深夜,记者触摸到了这支部队的备战脉动。在学习室内,艇员队多名部门骨干围在一张海图前,研判敌情态势。即便在不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时间段,甚至部分艇员处于休假状态,战备弦也一刻松不得。

艇长告诉记者:“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水下战场,海况的变化、洋流的波动,都可能影响战术实施,一个分神就可能让对手取得战场主动权。”因此,官兵们在狭窄的舱室中,保持着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目光。

“养兵千日,就要用兵千日,时刻准备出击!”——班长吴振民

加速冲锋:争分夺秒的战斗姿态

以往潜艇靠岸意味着任务完成,官兵会进行短暂休整。而今,返航后,干部陈苍却感觉更忙了。任务归来后,他发现墙上贴满了工作清单,每一件需要维护的装备、每一项需要检修的内容都被详细标记。

在收集的海量数据面前,陈苍神情专注,整理、归纳、复盘、比对、总结,评估海上决策质效,进一步完善隐蔽突防等战法。岸上成为复盘提升的“另一个战场”。

“没有万事俱备,只有争分夺秒!”——陈苍

挑战极限:在硬仗中打出“第一”

在艇员队荣誉室门口,一块展板展示着某一年参加比武的成绩单,其中一些科目排名明显靠后。对此,艇员队政委表示:“自揭伤疤就是要时刻警醒大家,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

比武归来后,艇员队召开全体军人大会进行复盘检讨,深挖训练中的弱点难点问题,制订补差计划。第二年比武,他们重整旗鼓,用一项项“第一”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番号第一不代表自己就是第一。‘第一’的声誉,是在一场场硬仗中打出来的!”——一级军士长马晓辉

近年来,许多新装备列装部队、新技术投入应用,一些新战法训法亟需攻关验证,艇员队一次又一次踏上攻坚征途。挑战装备极限、犁出更远航迹、加速体系融合、强化人才支撑,成为他们的目标。

在实战中砥砺打赢硬功,全体艇员深知,身为钢铁脊梁,理应自觉担起强军重任。攻坚建军百年,还有很多难关险隘要闯。

这天傍晚时分,官兵集合完毕,准备再次上艇。此时,豪迈的艇歌回荡海天——“甘愿寂寞不留名,生死与共兄弟同心;默默潜航大爱柔情,时刻等待那一声号令;钢铸的脊梁铁打的兵……”

推荐阅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球治理倡议研讨会:多国共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