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超全球总和,市场份额首超日本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发布的《2025 年全球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新增安装了 52.4 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 29.5 万台,超过全球其他市场总和。这一数据不仅显示了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也反映出中国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加速。
报告同时指出,2024 年全球共有 446.4 万台机器人正在服役,同比增加 9%。其中,中国内地市场的机器人保有量达到 202.7 万台,稳居全球第一位。在机器人使用量方面,中国不仅领先于其他国家,还在制造能力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国
《纽约时报》引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未公开的数据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国。中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从 2023 年的四分之一上升至 2024 年的三分之一,首次超过日本。与此同时,日本的市场份额从 2023 年的 38% 下降至 2024 年的 29%。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在技术创新和生产能力上的显著提升。业内专家分析,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政策,以及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
行业应用与全球分布
从行业分布来看,全球 24% 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电子产业,23% 应用于汽车产业,其余 53% 则广泛分布于各类制造业。这一数据表明,工业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推动着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仅得益于国内需求的强劲,也与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密切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未来展望与挑战
尽管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创新的持续性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是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长期课题。此外,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和再培训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望未来,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发展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总的来看,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球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