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1 月, 2025

中国发布AI医疗新政:两大目标引领行业变革

ai-1-13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从技术应用、数据利用、服务创新等八大方向部署了24项重点任务,为医疗健康领域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

专家指出,《实施意见》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医疗服务、行业发展、产业生态和标准监管等多个关键层面。

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惠及民众

《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的普及,以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和影像诊断能力,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通过智能预约、预问诊、跨机构结果互认等服务,全方位改善民众的就医体验。

引领行业方向,推动医疗卫生转型

文件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的发展目标,推动人工智能融入诊疗、康复等全链条服务,助力二级以上医院普及医学影像、临床诊疗等智能应用,为医疗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核心动力。

构建产业共赢生态,带动产业发展

《实施意见》将加速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同时鼓励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借助医疗领域海量数据和市场规模优势,培育大健康产业。

规范行业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文件强调人工智能赋能而非替代的定位,创新分级分类监管方式,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这些要求既能避免技术滥用风险,又能通过建立标准规范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安全、可靠、可控,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底线。

《实施意见》一经发布,资本市场立即做出反应,尤其是多年实施AI赋能战略的预防医学行业龙头美年健康表现不俗。该企业持续布局AI技术应用、数据平台建设与生态协同战略,从近600家体检中心的AI技术”试练场”搭建,到覆盖3亿人次的真实健康数据矩阵构建,再到”筛查预警-监测干预-效果评估”智能服务闭环打造,与《实施意见》的核心导向形成精准呼应,加上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AI相关业务收入激增71.02%,受到投资者青睐。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患者较多,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负担加重。《实施意见》面对这些挑战,确立了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创新驱动、安全可控的发展原则,明确两阶段核心目标:

到2027年,建成一批高质量医疗卫生数据集和临床智能体应用,在疾病早筛、慢病管理等领域形成可复制应用模式;到203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AI辅助诊断,基层医疗机构AI应用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完善”AI+医疗卫生”应用体系。

专家指出,《实施意见》多项内容直指预防医学痛点。例如,提出”推动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从单病种向单个器官多病种延伸”,破解传统体检诊断效率低、漏诊率高的问题;要求”建立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为健康数据合规利用提供政策依据;鼓励发展”筛查预警-监测干预-效果评估”智能健康管理新业态,推动服务从”单点体检”向”全周期管理”转型。这标志着“AI+医疗”从试点探索进入规模化规范发展阶段。政策将加速资源向具备数据、场景、生态优势的头部企业集聚,为其进一步实施AI转型注入动力。

在近日举办的”新质生产力AI+医疗创新应用大赛”上,美年健康的CT”一扫多查”技术受到关注。这项技术整合AI冠脉钙化积分、AI骨密度、AI食道占位性病变和AI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辅助识别,提高了风险筛查广度,还减轻了客户负担。自主研发的超声AI全量质控,实现了对每天200多万张超声留图的自动化质评,保证了超声扫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真实健康数据平台在今年第三季度已向合作机构合规共享脱敏数据超200万条。

《实施意见》”鼓励协同创新”的部署在美年健康也有体现,即全面开放近600家体检中心的真实运营场景、合规脱敏的海量数据资源、深耕20年的专业产业生态等三大核心资源。企业表示,将与全球创新者合作,把顶尖算法转化为普惠健康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  华为余承东分享鸿蒙智行车主使用空气悬架的实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