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9 月, 2025

中国创新指数跻身全球前十:战略布局与持续投入的结晶

unnamed-file-92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名,从2013年的第35位上升至第10位。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创新能力的整体跃升,更为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树立了标杆。

中国创新实力的提升并非偶然,而是长期战略布局、持续投入与系统性改革的结果。近年来,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3.61万亿元,占GDP比重已达到并超过不少发达国家水平。

研发投入与科技成果的高效循环

中国的创新崛起,源于前所未有的研发投入力度。长期稳定的研发投入增长,反映了中国坚持创新驱动的战略定力。多年来的投入,构建了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从“嫦娥”探月到“蛟龙”深潜,从量子计算到人工智能,从国产盾构机到国产大飞机,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集中涌现。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位。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循环,正成为支撑中国创新指数攀升的核心动力。

高科技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创新增长的底气,来自高科技产业的卓越竞争力。中国在创新榜单上排名稳步提升的背后,是一条条日益粗壮的创新产业链。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把论文、专利、标准、产品、产业“串珠成链”,让创新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突破,更转化为生产线上实实在在的利润。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汽车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取胜,更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居全球第一位。

系统创新模式与国际合作

中国创新成就的突破,得益于独特的“系统创新”模式。在中国,政府通过长期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引导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为创新提供了清晰方向与制度保障。而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则使中国创新呈现出“国家队”与“企业队”并进的特征。

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企业不仅成为创新主体,也在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报告显示,在后期风险投资和企业融资研发中,中国均排名全球第二

,这表明中国私营部门在创新中的作用越发凸显。

创新生态与全球影响力

“系统创新”模式也促进了中国创新生态和创新高地的繁荣。中国拥有24个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数量全球最多。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首次跃居全球创新集群排名首位,北京(第4位)、上海—苏州(第6位)集群进入十强。这些创新集群已成为全球专利申请、科技创新及创业投资的热土。

跻身全球创新前十名,是一个新起点。未来,中国创新提质增效,仍需在多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减少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二是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三是继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为全球重大挑战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的变化,是世界创新格局变迁的缩影。只要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改革,中国的创新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中国电子烟黑市渗透美国:470万件被查,供应链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