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0 月, 2025

中国2024年R&D经费突破3.6万亿,稳居全球第二

2024-r-d-3-6-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长8.3%,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这一消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杜玉在2025年9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自2017年以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对全球经济体的顶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主要依据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风险资本交易量三项指标来进行创新集群的排名,以确定全球最活跃的科技活动聚集地区。

中国创新集群全球领先

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香港发布了2025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国共有24个集群上榜,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在前十位的创新集群中,中国占据三席,分别排名第一、第四和第六位。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名列榜首。

“中国能够取得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国家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创新投入的持续增长、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日益优化,以及各类主体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杜玉表示。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杜玉介绍,从保护环境看,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保护体系更加健全。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2.36分,创历史新高。从创新能力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501万件,其中,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52.4万家,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372.7万件,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凸显。

高校和科研机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自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累计达12.7万次,一批高价值专利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场景中加速落地。

展望未来: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

界面新闻从发布会上获悉,9月11日至12日,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设置12场专题论坛,深入研讨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数字技术在知识产权审查方面的应用、数字时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数字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据安全挑战等议题。

年会将就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贡献更多智慧。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为中国的知识产权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不仅增强了国家竞争力,也为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随着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未来几年,中国的R&D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推荐阅读  国企与民企协同促就业: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