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考古博物馆国庆活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融

10月1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内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以“月满华章 知承千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正在这里如期举行。观众们在“我为祖国送祝福”留言板上写下国庆祝福,并用粘土制作“国庆限定”相框画,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当天上午,考古博物馆南大厅的留言展板前人头攒动。参与者们纷纷在红色展板上写下节日祝福:有稚嫩的笔迹写着“祖国母亲生日快乐”,也有工整的楷书写的“祖国强大我自豪”。李女士带着女儿前来参观,她表示:“让孩子亲手写下对祖国的祝福,比语言上的说教更能培养她的家国情怀。”
手工艺活动吸引众多参与者
二楼报告厅内,粘土相框画活动同样人气爆棚。9岁的小朋友波波在妈妈的帮助下,用红色粘土精心制作国旗图案。波波的妈妈笑着说:“我们要把这个相框画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这是孩子献给祖国母亲最好的生日礼物。”
不少年轻人一边制作粘土画,一边用手机记录创作过程。大学生蓉蓉表示:“我要把这份特别的体验分享到社交媒体,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爱国热情。”
活动背后的文化意义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国庆节特别设计了这两个国庆主题互动活动,旨在让市民在参与中表达爱国情感,在体验中传承传统文化。
“‘我为祖国送祝福’让每个人都能抒发心声,而粘土相框画则通过艺术创作,让家国情怀在指尖流淌。”
据了解,“我为祖国送祝福”活动将持续整个国庆假期,为市民提供更多表达爱国情怀、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多名参与者表示,在考古博物馆这个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地方为祖国庆生,意义非凡。
丰富多彩的文化假期
在接下来的假期,“京剧脸谱拨浪鼓DIY绘画”、“烧箔画体验”、“非遗宋锦珍珠画”、“纸藤灯笼制作”、“手绘月球”、“复古口金包手作体验”等活动将在考古博物馆逐一举办。这个假期,不妨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度过一个充实又充满文化含量的“文化假期”。
这些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通过亲身参与,市民们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