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普發現金計劃引爭議 卓榮泰批評效果有限

近日,立法院在國民黨人數優勢下通過了一項具爭議的法案,刪除台電撥補1000億元,並增加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的條例。此舉引發行政院長卓榮泰的強烈批評,他認為此舉對國家幫助有限。
卓榮泰於10月15日前往高雄視察農業部農糧署仁武倉庫時表示,扣除特別條例的4100億元後,歲計賸餘僅剩300多億,遠不足以支持普發現金所需的2300億。他抨擊藍白立委違法,並指出行政院寧願舉債救災,而不是將資金用於普發現金。
普發現金計劃的經濟影響
卓榮泰指出,若將一萬元發給國民,可能只夠購買冰箱、儲物櫃或遙控飛機,對國家經濟的幫助微乎其微。他強調,與其將資金分散發放,不如集中用於國家安全和基礎設施建設。
「如果把國家的錢給海委會去購置無人機,國家安全能夠得到保障,但是如果把一萬塊發給國民,可能每個人就是買遙控飛機而已。」
財政預算的挑戰
卓榮泰在致詞中感謝在場的綠營議員,稱讚他們在預算審核上的謹慎。他指出,現有的歲計賸餘幾乎用完,若要再支出更多,勢必需要舉債。他呼籲那些不會審預算的委員應該讓位,避免不當的預算審核影響國家財政健康。
他進一步表示,糧倉的翻新和建設對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這些基礎設施的投資比單純的現金發放更有意義。
專家意見與未來展望
經濟學者指出,普發現金的短期刺激效應有限,長期來看,可能會加重國家財政負擔。專家建議,政府應該將資金投入到能夠長期促進經濟增長的領域,如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
「普發現金可能帶來短暫的消費增長,但從長遠來看,對經濟結構的改善作用不大。」
未來,政府需要在經濟刺激和財政健康之間找到平衡點,確保國家資源的有效配置。卓榮泰的言論引發了對財政政策的廣泛討論,未來的政策走向將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