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講師生理假言論引發爭議,學生會長與教育團體呼籲改革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國立政治大學兼任講師朱立熙近日在臉書發文,對學生頻繁請「生理假」表達不滿,並以「像撲面而來的帶血衛生棉」形容收到的請假通知,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反彈。朱立熙表示,將對半學期請三次以上生理假的學生發佈「期中預警」,此舉被批評為加深月經污名。
政大學生會會長陳昱靜公開批評朱立熙的言論,認為這種做法將懲罰請生理假的學生,並進一步加深對月經的歧視。陳昱靜強調,生理假是學生的合法權益,旨在提供必要時的適當休息。
學生權益與月經污名
生理假在台灣的學校中被視為學生的基本權益,然而,朱立熙的言論卻被認為是對這一權益的挑戰。EdYouth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呼籲教育部明確規範生理假的使用,並推動月經教育,以建立友善的校園環境。
陳昱靜指出,期中預警制度本應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而非作為懲罰工具。當教師以不當比喻和輕蔑態度公開評論學生權益時,制度的真正作用將受到質疑。
教育團體的呼籲與建議
EdYouth認為,朱立熙的言論不僅忽視了學生的生理需求,還違反了性別平等的精神。該協會強調,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及教育部的相關規定,教師不應將生理假視為缺勤或影響學生的成績。
EdYouth社會倡議組專員馮于倢指出,目前許多學校仍將生理假併入病假計算,這與性別平等法的精神相悖。該協會呼籲教育部發函至各級學校,要求修改請假規定,避免將生理假併入病假計算。
推動月經教育與性別平權
EdYouth強調,推動月經友善校園的關鍵在於正確的月經教育。教育部與各級學校應積極落實全面且不分性別的月經教育課程,並規劃相應資源,用於教材、教具的購入與教學的培訓。
該協會建議,校園應成為理解並尊重不同生理經驗的友善環境,並持續推動性別平權,破除月經污名。
講師公開致歉
面對外界的批評,朱立熙於26日凌晨在臉書發表聲明致歉。他表示,因收到多封生理假請假信而一時憤怒,發表了不當言論,對此深感歉疚。朱立熙承諾若需面對性平調查,絕不逃避,並希望此事到此為止。
這一事件引發了對學生權益和月經污名的廣泛討論,促使社會重新審視學校制度和性別平等教育的落實情況。未來,各界期待教育部和學校能採取具體行動,改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