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7 月, 2025

张铭志:在世界最高处守护光明的眼科医生

unnamed-file-726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正在北京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近视精准防控与数智发展专题论坛引发了广泛关注。7月6日,中国科协之声编辑与该论坛项目介绍人张铭志进行了深度对话,探讨她在眼科领域的长期实践和对西藏的援助故事。

张铭志:眼科领域的杰出贡献者

张铭志现任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并兼任多项重要职务。她曾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并入选“2022年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眼科医生100强”。在此次年会上,她介绍了近视防控项目,并启动了“AI明眸”数智近视防控研究计划。

张铭志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国科协年会,会议的学术氛围让我感触良多。”她指出,近年来,国家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政策和技术指南相继出台。然而,如何在遵循指南的同时,推动创新和数字化合力,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近视防控:国家战略与社会责任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严重,呈现低龄化、高患病率的趋势。张铭志强调,信息化与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全天候监测用眼行为,精准识别危险因素,从而实现个性化干预。她坚信,智能化监控将使近视防控更具针对性。

“科普是近视防控的重要抓手,”张铭志说道,“面对自媒体的发达和错误信息的传播,专业医生必须站出来。”她和团队通过视频、漫画等形式普及近视防控知识,并推出了多项国家级认可的科普作品。

援藏故事:从胆怯到坚定

张铭志在西藏的援助经历同样令人动容。从2013年至今,她已四十四次进藏,为当地医疗条件的改善贡献力量。她回忆道:“最初我对高原反应心存畏惧,但当地医生的困境让我下定决心要帮助他们。”

在西藏,张铭志和她的团队不仅提供医疗服务,还致力于培训当地医生。她认为,只有让当地医生掌握技术,才能实现医疗的自我成长。她说:“我们要‘授人以渔’,而不是单纯的义诊。”

挑战与坚持:在高原播撒希望

援藏之路充满挑战。高原反应、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交通的不便,都是张铭志和她的团队需要克服的困难。她回忆起318国道上的险情:“每次经过泥石流区,都是对生命的考验。”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她的脚步。她和团队的努力使得西藏的眼科医疗水平显著提高。如今,日喀则、山南等地的本土医生已能独立完成复杂手术,许多藏族患者不再需要长途跋涉去内地求医。

未来展望:让光明的种子代代相传

张铭志对未来充满信心。她表示,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西藏的眼科医疗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我们希望每个地方都能有扎根本土的眼科医生,让藏族同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她坚信,这项事业一定能传承下去。她说:“就像西藏的格桑花,希望我们培养的医生能在每个角落开得旺。”

张铭志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医生的执着与奉献,更是科技工作者在世界最高处播撒光明的真实写照。她的努力和坚持,将继续为更多人带来光明和希望。

推荐阅读  重庆大足区发现沉睡千年的宋代摩崖造像,艺术瑰宝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