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7 月, 2025

云南省博物馆大展:解读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历史演变

unnamed-file-625

7月15日,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云南省博物馆推出原创大展“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时期的云南”,在该馆临展厅隆重开幕。此次展览通过史籍记载与考古实物,生动描绘了战国秦汉时期云南从西南夷到益州郡的历史画卷,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一个具体地域样本。

据介绍,本次展览围绕“星汉灿烂”“古滇华章”“万里同风”三大部分展开叙事。第一部分“星汉灿烂”首次系统展示了“昆明”“徙、筰”“哀牢”“句町”等西南夷族群的文物,通过青铜兵器、装饰品及生活用具,勾勒出多元共生的边疆文化图景。

展览亮点与考古成果

第二部分“古滇华章”则聚焦于滇池之畔的滇国文明。战国时期,滇人崛起为云南青铜时代最强大的势力。公元前109年,汉王朝设立益州郡,赐“滇王之印”,滇国被正式纳入中原政权管辖体系。第三部分“万里同风”通过“滇国相印”“滇王相印”封泥与“滇池以亭行”简牍等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补证了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

“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此次展览汇聚了云南30多年来最重要的考古成果,展出的文物包括云南晋宁河泊所、江川李家山、官渡羊甫头、祥云大波那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重点文物,以及其他60余个最新考古发现。

专家观点与文化意义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表示,“以晋宁河泊所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发掘,是首次面向公众展示。本次展览可以看到《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的西南夷相关族群的文化遗产,这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樊海涛指出,“我们试图解答两个问题,一是‘何为西南夷’,探究2000多年前西南夷社会组织结构、人的形象、生产生活状况等。二是‘何以云南’,阐释云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西南夷到益州郡的历史演进。”

展览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时期的云南”不仅是一场千年的文物盛宴,更是一部用历史和考古语言书写的边疆史诗。它以文物为笔,以时间为轴,书写了云南从“星汉灿烂”“美美与共”的西南夷到正式纳入中央郡县制管理体系的伟大发展历程。展览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云南红土高原上多族群和谐共生的历史场景,烙印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参观指南

  • 展览时间: 2025年7月15日—10月19日 (9:00—17:00, 16:3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
  • 展览地点: 云南省博物馆一楼第一、二临展厅
  • 门票信息: 展览免费开放,入馆需通过“数字云博”小程序提前预约

此次展览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云南历史的窗口,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随着展览的进行,更多关于云南在中华文明历史中角色的讨论将被引发,期待未来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推荐阅读  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