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0 月, 2025

硬核科技引领冬博会 打破冰雪运动季节与地域限制

unnamed-file-772

中新社 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吕少威) 2025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下称“冬博会”)正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展示了从运动装备到冰雪制造再到场馆建设等多环节的尖端科技。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冰雪运动突破了“季节限定”和“地域限定”,开启了全年、全域畅玩的新时代。

展厅内,一个由特殊材质搭建的“雪坡”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体验。这个“雪坡”由一块块比成人手掌略大的方格铺设而成,方格表面有密集的绒毛状突起,触感柔软且富有韧性。北京雪伊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展台的工作人员贾力宁介绍,这种产品为新西兰Skitrax四季滑雪瓦,基本原料是一种特殊研制的共聚物,具有柔韧、抗氧化的特性,可以模拟真实的“雪坡”,已经成为许多专业训练基地及娱乐场馆的选择。

高温飘雪技术引人注目

在展厅的另一角,一台高悬的制雪机正在运作,鹅毛般的“大雪”从天而降,不一会儿就堆积成了一人多高,吸引观众纷纷拍照留念。这是深圳申沪冰雪工程有限公司展出的高温飘雪技术。展台工作人员毛申雕表示,该技术可以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实现“飘雪”,并通过地表隔温处理延长雪的留存时间。

“无论是商业活动、景区布景还是娱乐演出,随时随地都能制造出逼真的飘雪场景,丰富游客冰雪体验。”——毛申雕

该技术不仅出雪量大,还能通过风机、光影等设备呈现暴风雪等震撼场景,极大地丰富了冰雪活动的表现形式。

智能气膜场馆解决方案

随着大众对冰雪运动热情的持续升温,场地短缺成为制约冰雪运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在较短周期内建设经济、绿色、可持续的场馆成为关键问题。在此次冬博会上,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智能气膜冰雪场馆解决方案。

公司工作人员杨璐瑶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气膜结构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使用高强度膜材为外壳,通过气压差支撑实现轻质、大跨度空间,具有抗污、抗腐蚀、高韧性等优点。相比传统建筑,气膜场馆可降低造价约40%,通过模块化设计还能大幅减少搭建周期。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超低能耗恒温系统,可将场馆运营能耗降低40%以上。

“该整体解决方案已在滑冰场、滑雪场等体育场馆建设中有诸多成功应用案例,能让更多人不受地域、气候条件限制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杨璐瑶

科技创新驱动冰雪产业发展

本届冬博会于10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根据活动主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科技创新正在驱动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绿色低碳成为趋势,技术创新打破了冰雪产业的地域与季节边界,让“四季冰雪”“全域冰雪”从概念走向现实。

专家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冰雪运动将更加普及,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大众的健康水平,还将推动冰雪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展望未来,冰雪运动的普及和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科技的应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游艾喆首次披滋賀球衣返台 盼新賽季闖進季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