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8 月, 2025

英國學者警示:台灣未來挑戰嚴峻,無論中美關係如何

featured-lonnews-com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宣布美中關稅戰再「休兵」90天,這讓市場暫時鬆了一口氣。然而,英國知名學者指出,無論中美當前的衝突是否持續,台灣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中國政治學教授兼「劉氏中國研究所」所長布朗(Kerry Brown)在美中關稅揭露前,於「對話」(The Conversation)平台投書表示,台灣正處於國內動盪時期。民進黨領袖賴清德於2024年1月當選總統,得票率略高於40%,遠低於其前任蔡英文。

台灣的政治挑戰

布朗在文章中指出,台灣常被比喻為「兩隻鯨魚之間的蝦子」,但台灣當前的挑戰不僅於此。7月下旬,台灣24個選區的民眾舉行罷免投票,結果顯示民眾對現政府的不滿情緒高漲。儘管民進黨控制總統大位,但在由國民黨主導的議會中,立法進程受阻。

此外,台灣主要反對黨領袖之一的柯文哲因被控貪污而被捕,這進一步加劇了台灣的政治不穩定。柯文哲被指控在擔任台北市長期間收受賄賂,並虛報競選資金。

美國對台政策的模糊性

除了內政問題外,美國對台灣的立場模糊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布朗指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專注於糾正不公平貿易優勢,而對台政策則顯得不夠明確。儘管美國前總統拜登曾口頭承諾援助台灣,但這並非正式政策。

「台灣民眾感到日益不安是有道理的。」——布朗

特朗普重新上任後,美國對台政策的「模糊性」再次浮現。布朗認為,特朗普可能不願以激怒北京的方式支持台灣,這從美國取消與台灣官員的會晤中可見一斑。

中美貿易談判的影響

中美雙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最新一輪會談旨在推動新協議。特朗普曾提到將率領龐大商界代表團訪華,這表明雙方在貿易問題上的談判仍在進行中。

布朗指出,如果中國向美國拋出一項貿易協議,特朗普可能難以拒絕。這樣的協議可能被視為歷史性成就,甚至可能為特朗普贏得諾貝爾和平獎。

未來的不確定性

布朗認為,即便中美達成共識,美國保衛台灣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若發生危機,美國可能會採取行動保衛台灣。然而,國際局勢難以預測,美國在台灣議題上的具體得失將成為未來的關鍵。

總之,無論中美關係如何發展,台灣未來的挑戰依然嚴峻。布朗的分析為台灣的未來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視角。

推荐阅读  Bybit與Block Scholes報告:或重塑美元體系,鞏固美國數字資產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