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退役军人“榴花政红”宣讲团:传承军人精神,助力社会发展

退役军人被誉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脱下军装后,依然是最可爱的人,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本色。近年来,枣庄市峄城区通过“榴花政红”思想政治宣讲平台,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发扬“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领域贡献力量。
7月16日,“榴花政红·建功有我”退役军人思政宣讲团成员记者见面会在峄城区举行。宣讲团成员程作华、张可方、贺彬、于芳亮与新闻媒体记者进行了交流。
程作华:退役不褪色,思政宣讲传基因
程作华于1968年4月入伍,1987年11月转业,现为峄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榴花政红”思政宣讲员。他的家庭是“三代军人”之家,父亲在淮海战役中牺牲,女儿、女婿、小儿子也都是退役军人。程作华退休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宣讲活动。
他在鹭鸣山庄社区成立了“程作华老兵工作室”,为社区老兵提供政策宣讲、舒心解结等服务。自2022年成立以来,工作室已接待老兵500余人次,化解矛盾100余次。程作华通过真实案例和朴实语言,让思政宣讲“接地气、冒热气”。
张可方:全力架好退伍军人的桥梁和纽带
张可方于1981年10月入伍,1987年1月退伍,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二等功。转业后,他在峄城区市场监管局工作,2022年5月退休后,担任退役军人思政宣讲员。
作为宣讲员,张可方以政策解释为基石,业务代办为纽带,思想疏导为支撑,全力架好连接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退伍军人的桥梁。他精准宣讲政策,确保退伍军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并通过个性化的疏导方案,帮助退伍军人调整心态,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贺彬:“兵支书”发挥退役军人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贺彬于1990年12月入伍,1994年12月退伍,现任峄城区榴园镇贾泉村党支部书记。他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退役军人”模式,大力发展石榴产业,带领贾泉村从贫困村发展为生态村、旅游村、模范村。
贺彬通过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发展“兵委员”“兵党员”,提升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他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产业,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65万元。
于芳亮:善用新媒体宣传家乡的“兵创先锋”
于芳亮于1990年3月入伍,1992年12月退伍,1996年开始自主创业,现任枣庄大运河酒水有限公司负责人。他通过企业文化与退役军人担当的结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利用新媒体宣传家乡。
于芳亮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峄城的人文历史、文化旅游等,抖音点赞量达15.1万次。他的努力不仅展现了退役军人建设家乡的责任和担当,也提升了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榴花政红”宣讲团的成立,不仅是对退役军人精神的传承,更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未来,峄城区将继续支持退役军人发挥作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