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嵙揭鬼門關禁忌:祭拜時5句話絕對別說

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鬼門開有禁忌,鬼門關也不例外。今(21)日晚上11時是「鬼門關」的日子,許多公司或住家選在此時進行普渡祭拜儀式。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命理師楊登嵙提醒,祭拜時有八大禁忌需要特別注意,以免「好兄弟」賴著不走。
祭拜時間與供品選擇
楊登嵙指出,最佳祭拜時間是在下午1時至5時之間,供品應以乾料為主。此外,準備一些米、油、鹽,象徵讓「好兄弟」在接下來的11個月不愁沒東西吃。
祭拜時不可說的五句話
祭拜時,有些話絕對不能說,以免讓「好兄弟」誤會不想讓他離開。這些話包括「留」、「再見」、「不要走」、「期許明年再拜」以及「明年我再準備豐盛一點」。
其他重要禁忌
普渡燈的處理
若農曆7月在家門前掛上普渡燈,鬼門關當天務必將燈燒化或收起,避免被「好兄弟」當成信號。
避免直呼真名
在祭拜時,切忌直呼真名,必要時可用綽號代替,以免與「好兄弟」留下不必要的牽連。
勿燃放炮竹
祭拜時不可燃放炮竹,避免「好兄弟」在用餐時被驚嚇。
身上不可帶磁鐵
磁鐵會吸附能量,為避免「好兄弟」停留,祭拜時應避免攜帶。
說話要帶敬意
祭拜時不可隨意亂說話,不能直接喊「鬼」,應尊稱他們為「好兄弟」。
遇產需念經
若鬼門關當天剛好有產婦臨盆,可以誦唸「南無地藏王菩薩」,形成無形結界,避免孤魂進入胎兒,保佑母子平安。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背景與文化意涵
鬼門關的禁忌源自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陰陽界限的尊重。這些禁忌不僅是對逝者的敬畏,也反映出人們對未知世界的謹慎態度。楊登嵙的建議,無論是從科學還是文化角度看,都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延續。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許多人對這些禁忌的態度逐漸開放,但在一些傳統家庭中,這些習俗仍被嚴格遵循。這不僅是對祖先的尊敬,也是對文化傳承的維護。
未來的影響與思考
隨著社會的變遷,這些傳統習俗是否會被改變或淡化,仍是值得觀察的議題。楊登嵙的建議提醒我們,無論科技如何進步,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理解仍然重要。未來,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平衡傳統與創新,將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