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虹医药引领宫颈癌前病变无创治疗新潮流

北京2025年9月15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肿瘤治疗创新进展与药物研发新趋势论坛”于14日在北京举行。亚虹医药的首席商务官徐瑛女士与多位专家共同探讨了宫颈癌防治的最新进展。亚虹医药致力于解决女性健康领域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在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上,推动从有创手术向无创、生育友好型方式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亚虹医药研发的APL-1702是全球首个针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无创治疗产品。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中国药品审评中心(CDE)的第二轮技术审评,首发上市已进入冲刺阶段。此前在德国和挪威的I/II期研究中,APL-1702在CIN2和CIN3患者中显示出71%至95%的高应答率。后续在中国和欧洲的全球III期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应答率较对照组提高了89.4%,HPV16/18清除率提升了103.9%。
徐瑛女士表示:“APL-1702的研发和临床推进是公司在女性健康领域持续创新的重要体现,不仅有望填补宫颈癌前病变无创治疗领域的空白,也更贴合现代女性对治疗效果与生育友好兼顾的医疗需求。我们将积极推进其在中国市场的获批、准入与应用,携手各方加快创新医疗方案的普及,让更多患者早日受益。”
无创治疗技术的必要性
论坛期间,WHO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的乔友林教授指出,宫颈癌前病变的规范管理是阻断宫颈癌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加快无创治疗新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以助力我国加速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乔教授在题为“加速消除宫颈癌,世界和中国在行动”的演讲中表示,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且可以消除的恶性肿瘤。从HPV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最终进展为浸润性宫颈癌,整个过程通常需要10年以上时间,这为干预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
乔友林教授强调:“除了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还应高度重视筛查后的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治疗、随访和全程管理。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及时、有效且生育友好的干预是宫颈癌防控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宫颈癌前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可能存在出血、感染等手术风险,以及宫颈器质性损伤导致的早产、流产等生育功能方面的后遗症。乔友林教授指出,临床迫切需要更多无创、生育友好型的创新疗法,这对于我国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特别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具有重要意义。
乔友林教授表示,无创治疗新技术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手术之外的新选择,避免宫颈组织损伤,尤其满足年轻患者的生育保障需求;其便捷的操作特性也更适合各种资源地区的宫颈癌防控模式,有望为中国乃至全球消除宫颈癌的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展望未来
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肿瘤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肿瘤治疗创新技术与药物研发新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促进我国肿瘤防治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平台。亚虹医药将全力推进APL-1702的审评审批工作,助力国家消除宫颈癌战略的实施,为全球宫颈癌防治事业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