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殊幼兒中心爆發腸病毒及手足口病疫情

香港一間特殊幼兒中心近日爆發腸病毒及手足口病疫情,涉及多名嬰兒。據衞生防護中心報告,一名約兩個月大的女嬰確診感染腸病毒,臨床診斷為腦膜炎。該女嬰於上周三出現發燒及昏睡症狀,隨即被送往瑪麗醫院急症室接受治療,並已於昨日康復出院。
衞生防護中心的初步調查顯示,該女嬰在潛伏期內並無外遊記錄,居住在一間特殊幼兒中心。該中心近期還有兩名女嬰感染手足口病,分別為兩個月及六個月大。她們自上周五起出現口腔潰瘍、手腳皮疹及發燒等症狀,經診斷後被確認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情況穩定,無併發症。
疫情背景與防控措施
這次疫情的發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特別是對於特殊幼兒中心的管理和防控措施。衞生防護中心已派遣人員到該中心視察,並建議職員加強感染控制及預防措施。目前,該院舍的其他兒童和職員正接受醫學監察,以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腸病毒和手足口病在幼兒群體中較為常見,尤其是在集體生活的環境中更易傳播。中心強調,早期識別和隔離感染者是防止疫情擴大的關鍵。
專家意見與歷史比較
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傳染病專家李教授指出,這次疫情凸顯了加強幼兒中心衛生管理的重要性。他表示:「在過去的疫情中,我們看到加強清潔和消毒措施能有效減少病毒傳播。」
「對於這類病毒,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尤其是在兒童集中的場所。」——李教授
歷史上,香港曾多次爆發類似疫情。2008年,香港也曾爆發大規模手足口病疫情,當時政府加強了公共場所的衛生檢查,並取得了一定的控制效果。
未來展望與社會影響
這次疫情的發生再次提醒社會各界,特別是家長和教育機構,需提高對傳染病的警惕性。專家建議,家長應密切留意孩子的健康狀況,並在出現症狀時及時就醫。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將繼續密切監測疫情的發展,並與相關機構合作,確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來,政府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對幼兒中心的監管,以保障兒童的健康安全。
總體來看,這次疫情雖然已在控制中,但仍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