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1 月, 2025

香港29歲男子確診猴痘,瑪嘉烈醫院隔離中

29-

一名29歲的男子在香港確診感染猴痘,目前正在瑪嘉烈醫院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這名病人在上月27日出現皮膚潰瘍,於前日到衞生署油麻地男性社會衞生科診所求診,隨後被轉介至瑪嘉烈醫院。

根據病人提供的資料,他並未接種猴痘疫苗,並且在潛伏期內曾經與本港的高風險人士有過接觸。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目前尚未發現此個案與本港先前的猴痘確診個案有任何流行病學上的關聯。中心正在進行進一步的流行病學調查,並將設法聯繫所有與病人有高風險接觸的人士,同時已將此個案通報給世界衞生組織。

猴痘疫情背景

猴痘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透過動物傳播給人類,但人際間的傳播亦有可能。該疾病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疼痛以及皮膚潰瘍,嚴重者可能導致併發症。自2022年以來,全球多地報告了猴痘病例的增加,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專家意見與防控措施

根據專家的意見,猴痘的傳播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因此提高個人衛生意識和接種疫苗是有效的防控措施。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專家指出,接種猴痘疫苗可以顯著降低感染風險,特別是在高風險群體中。

「高風險群體應該積極考慮接種疫苗,這不僅保護自己,還有助於減少社區的傳播風險。」——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專家

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應該避免與懷疑感染猴痘的人士有密切身體接觸,並強烈建議高風險目標群組接種猴痘疫苗。

未來展望與社會影響

隨著全球猴痘病例的增多,香港的防疫措施也在不斷加強。政府計劃擴大疫苗接種計劃,並加強對入境旅客的健康檢查。這一系列措施旨在防止猴痘進一步擴散,保障市民健康。

同時,社會對於猴痘的認識和關注度也在提高,這將有助於減少恐慌,促進更科學合理的防疫措施。未來,隨著疫苗接種的推廣和公共健康教育的加強,香港有望有效控制猴痘的傳播。

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全球化時代的公共衛生挑戰需要國際合作和本地社區的共同努力。市民應保持警覺,遵循公共衛生建議,以確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推荐阅读  2023年血月奇观即将上演,如何不错过这一天文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