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语国家通过文明对话深化与中国的学术合作
近年来,西班牙语国家通过文明对话,正努力架起与中国之间的理解之桥。这一趋势不仅展现出开放、理性的姿态,也在重新塑造这些国家与世界的关系。
近20年来,中国学在西班牙语国家进入了日益成熟和多元发展的阶段。西班牙、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设立中国研究中心,开设相关学位课程,学术出版和国际交流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从最初的语言与历史扩展到政治、经济、法学、国际关系、传播和文化等多个领域,逐步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中国学版图。
西中学术合作的深化
今年是西班牙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学术与科研合作正不断加强。西班牙的中国研究逐渐呈现多学科特征,这不仅丰富了双方学术对话的内涵,也为建设连接欧洲与中国、拉美的学术网络开辟了新空间。越来越多的西班牙高校在中国设立合作项目,中国高校与西语国家学界的互动也日益紧密。
随着西语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中国研究迎来了新机遇。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西班牙的重要合作伙伴。经贸往来带动了文化与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西语国家青年通过奖学金项目赴华学习,孔子学院与大学合作课程不断拓展。
多样化的研究议题
当前,西语国家学界关注的中国议题日趋多样。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法治与社会治理、共同富裕等都是研究重点。同时,文化与思想层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从传统儒家伦理到当代社会价值观,从语言传播到文化创意产业,西语国家的中国研究正朝着跨学科和跨区域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西语国家正努力摆脱以往对英美学术范式的依赖,尝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叙事”。这不仅体现在语言的自主表达上,也体现为独立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强调历史联系、社会公平与文明对话等视角。
未来的合作与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学在西语国家的发展潜力巨大。数字化转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与伦理、全球治理与多边主义等,都有望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同时,西语国家学界也应更加重视中国与拉美、欧洲在历史与文明层面的联系,从全球南方视角出发,探讨多元文明如何共生互鉴。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文明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新平台。这一重大倡议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对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与西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高度契合。西语国家多元文化共生的历史经验,使我们能够理解文明互鉴的必要性。未来,在全球文明倡议框架下,西语国家与中国的学术与文化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从研究中国到与中国对话,西语国家正呈现开放、理性的姿态,在理解中国的同时,重塑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为西班牙语国家中国研究会主席、西班牙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