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1 月, 2025

乌镇峰会:共筑数智未来的全球对话平台

unnamed-file-538

“乌镇网事·光明观察”系列述评:又是一年一度的“乌镇时间”,又是一次思想智慧的交锋。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嘉宾,围绕“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共探技术前沿、共商治理之道、共享发展机遇。

本届峰会恰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从理念落地到全球共识,从互联互通到普惠共赢,这粒“种子”早已抽枝展叶、开华结实。今年的峰会,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前沿科技的“赛博”秀场

11月6日至9日,我们采访了峰会各场活动后深刻感受——本届峰会人工智能含量的确颇高,可谓是贯穿始终、层层深入。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各类机器人的身影随处可见,并全景呈现了AI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的最新成果。

“赛BOT SHOW场”体验空间里,人形机器人上演多轮格斗演示赛,让观众直观感受“具身智能”的突破;生活服务展区内,智能导览机器人、零售机器人、理疗机器人等大显身手,让观众沉浸体验“数字未来”的奇妙。这些人机协同共生的画面,生动诠释着“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本届博览会吸引了54个国家和地区的67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有40余个最新大模型、30余个智能体、20余项具身智能机器人集中亮相,100余个多领域智能互动展项提供了“可感、可及、可互动”的逛展体验。

新锐创新赛道上的“六小龙”

如果要问本届峰会哪个环节热度高?非主论坛上的“六小龙乌镇对话”莫属。这也是“杭州六小龙”自爆火后首次同台。

  • 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介绍了团队由美国迁回杭州后快速发展的历程,分享中国创业环境对科技创新的支撑。
  •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回忆起10多年前参加“2050大会”的经历,感叹曾经的新鲜事如今早已成为现实。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提到了8年前带着第一款机器狗参加乌镇峰会的场景,现在人形机器人已经随处可见。

涵盖机器人、脑机接口、大模型等新锐领域的“杭州六小龙”,是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

从理念回响到全球共识

曾经的乌干达受地理等因素影响,城乡间网络不畅;如今该国通过“数字乌干达”等战略,已逐步转向“数字连通”。在峰会期间举办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乌干达新闻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部长克里斯·巴里奥蒙西通过自己国家的故事验证:“这正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全球各地每天都在不断上演。十年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正不断转化为全球治理的行动共识。

“非洲互联网之父”、加纳科网董事长尼·奎诺表示,像乌镇峰会这样的平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发声机会和参与空间。

峰会发布的《促进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报告指出,促进全球数字设施建设与国际合作的意义在于通过连接、赋能与重构,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智能互联,共享数字化发展时代红利。这也正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穿越十年风雨、凝聚全球共识的生动写照,更是人类携手应对数字挑战、共创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

峰会不断绽放新意、彰显精彩

“一届更比一届好”。本届参与国家数量历年最多、参展企业规模历年最大、活动内容历年最丰富。一系列新活动落地生根,一批重磅报告权威发布,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注入了多元动能。

  • 24场分论坛:议题设置覆盖多个前沿热点话题,首次设立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论坛,共探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5位个人与14家企业获奖,涵盖人工智能、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汽车、农业等多个领域。
  • “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位青年入选,构筑起跨国界、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共赢纽带。
  •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新设置开源项目赛道,首次面向开发者办赛,参与国家、参赛项目数量均创新高。

秋冬之交的古镇,橹声轻扬、水波微漾。今年峰会已落下帷幕,而关于数字未来的篇章仍在续写。透过峰会这扇窗,我们看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从乌镇桨声灯影走向全球各地。我们,必将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数智未来。

推荐阅读  微软与华硕联合推出ROG Xbox Ally X掌机:性能评测与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