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7 月, 2025

王毅強調中國為東盟穩定合作夥伴並提出四點建議

unnamed-file-419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中國—東盟外長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強調,中國始終是動盪世界中最可信賴的穩定力量,並且是東盟國家應對挑戰時最可依靠的合作夥伴。

王毅指出,中國將東盟視為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並致力於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行區。這一聲明在當前國際形勢不穩定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四點建議促進合作

在會議中,王毅提出了四點建議,以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關係:

  • 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王毅強調,中國和東盟應成為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典範,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及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 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他表示,絕不允許地緣衝突和集團對抗引入亞洲,並強調全面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保持南海問題的主導權。
  • 互利共贏合作:王毅呼籲加強互聯互通和產供鏈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 促進包容互鑒:最後,他提到要促進文化和經濟的包容互鑒。

中國—東盟關係的歷史背景

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關係可以追溯到1991年,當時雙方建立了對話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關係逐步升級,並在2003年達到戰略夥伴關係的高度。2021年,中國與東盟更進一步,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這一系列的合作關係不僅增強了雙方的經濟聯繫,也在政治和安全領域達成了多項共識。根據中國外交部的數據,2022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達到8780億美元,成為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

「中國始終是東盟最重要的對話伙伴國之一,願意與中方加快發展戰略對接。」——與會各方評價

未來展望與挑戰

王毅的發言強調了中國與東盟在國際舞台上的重要性,並指出雙方在面對全球挑戰時的合作潛力。專家認為,隨著地緣政治的變化,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然而,南海問題仍然是雙方關係中的一個敏感話題。儘管中國和東盟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上達成了一致,但該地區的主權爭議仍未完全解決。

未來,中國與東盟需要在多邊框架下加強合作,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局勢。專家建議雙方應加強在科技、環保和人文交流等新興領域的合作。

總的來說,王毅的發言為中國與東盟的未來合作指明了方向,並為雙方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尋求共同利益提供了新的思路。

推荐阅读  马六甲郑和文化周开幕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