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大手筆進出台股:台新金受青睞 中信金遭拋售

上週,外資在台灣股市的動向引發市場關注。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最新數據,外資在集中市場買超304.77億元,其中台新金成為最大受益者,買超達5.35萬張。相對地,中信金則成為外資拋售的重點,賣超11.37萬張。
這一現象發生在7月7日至7月11日期間,外資在集中市場總買進金額為5,801.37億元,總賣出金額為5,496.60億元。從年初至7月11日,外資累計賣超達3,152.61億元。外資持有的股票市值達到33兆3,049.62億元新台幣,佔全體上市股票市值的45.49%,較7月4日增加了5,221.08億元。
外資買賣動向分析
具體來看,上週外資在集中市場買超最多的前三名上市公司分別是台新金、彰銀及臺企銀。台新金以53,545張的買超量居首,彰銀和臺企銀則分別買超43,090張和41,312張。
另一方面,外資賣超最多的前三名公司為中信金、華航及遠東新。中信金被賣出113,652張,華航和遠東新則分別被賣出61,414張和47,294張。
市場背景與影響
外資在台股的進出,往往被視為市場動向的風向標。這一輪的買賣行為,反映出外資對台灣金融股的不同看法。台新金的強勁表現,可能與其穩定的財務狀況和市場前景有關,而中信金的拋售則可能反映出外資對其未來表現的擔憂。
金融專家指出,外資的操作策略往往受到全球經濟形勢、匯率波動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近期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可能促使外資在台股進行調整。
未來展望與投資建議
展望未來,外資在台股的動向仍將受到多方因素影響。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台灣本地政策的調整。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三立新聞網提醒投資者,內容僅供參考,投資決策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對投資結果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