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央广网天津8月26日消息,近日,由天津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天津商业大学牵头,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组建的天津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该研究院旨在构建碳中和领域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的先进平台,成为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碳中和协同创新标杆。
据天津商业大学校长陈冠益教授介绍,天津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院作为跨校协同的创新枢纽,核心定位在于打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方案规划-人才培养”全链条。研究院将以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市场机制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的“五碳并举”为战略框架,针对天津绿色低碳发展痛点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协同创新平台的战略意义
天津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天津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研究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及技术研究中心、政策体系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四大职能部门,汇聚产业界、学术界、投资界及校友企业力量,确保科研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研究院重点推进技术攻坚、政策规划、产业服务、人才培养四方面核心任务,四维发力构建低碳生态。包括针对钢铁、石化产业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包,建立“资源-技术-碳排放”联动数据库;布局零碳乃至负碳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绿色甲醇等可持续能源转化技术。
专家观点与行业影响
陈冠益教授表示,研究院的成立将为京津冀双碳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支撑。通过提升碳通量、碳足迹监测精准度,构建多流融合技术体系,研究区域特色碳配额机制,为南港工业区、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升级方案。
“研究院不仅是一个研究平台,更是一个促进产业升级和政策创新的催化剂。”——陈冠益教授
此外,研究院还将协助政府部门健全地方碳配额体系,推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与碳管理融合形成地方标准。通过推进交叉学科和双碳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实施“产业导师+高校导师+绿色金融导师”多导师制,培养“双碳”领域人才。
未来展望与挑战
天津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正值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关注日益增加之际。通过开展面向社会的低碳职业技能培训,研究院将为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技术路径与发展范式。
然而,尽管研究院的目标明确,挑战依然存在。如何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之间架起桥梁,如何在政策制定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都是研究院未来需要面对的课题。
随着研究院的不断发展,其在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将愈发重要。未来,研究院将继续深化与各界的合作,探索更多创新路径,为实现碳排放双控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