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1 月, 2025

滕州:县级市中的文化瑰宝,通史馆的独特魅力

unnamed-file-245

自1986年起,滕州市便在龙泉广场区域着力打造博物馆集群,如今已形成“一塔六馆”的格局。围绕龙泉塔,滕州拥有两个国家一级馆和四个二级馆,分别是滕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作为一级馆,以及王学仲艺术馆、鲁班馆、墨子馆和墨砚馆作为二级馆。

滕州的文物特色主要集中在青铜器、汉画像石和玉器。滕州博物馆以其藏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代谱系之完整,在全国县级博物馆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滕州博物馆是少数能够展示通史的县级市博物馆之一。

通史馆的独特优势

所谓通史馆,即从史前时期一直到夏商周、秦汉,直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均有展示。滕州博物馆的通史馆展示了这一独特优势,涵盖了从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直至商周、秦汉等不同时期的青铜器。

“滕州博物馆藏品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代谱系之完整,目前在全国的县级博物馆里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这种全面而细致的展示方式,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也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参观。

历史背景与考古发现

滕州的考古发掘历史悠久,早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董作宾先生便在滕州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安上和曹王墓。曹王墓群的发掘被称为中国首次科学地清理汉代画像石墓,这一发现奠定了滕州在考古界的地位。

近年来,滕州还发现了母祖山采石场遗址,这一独特的遗产为汉画像石的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滕州、南阳、徐州等地均设有汉画像石博物馆,形成了区域间的文化互动。

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

滕州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老馆长夜以继日地在废品收购站和田间地头寻找文物。许多铜器和陶罐因被视为晦气而被卖到废品站,老馆长便自掏腰包将其买下,最终为博物馆积累了丰富的馆藏。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滕州地下文物大量出土,博物馆的青铜专题馆因此得以丰富。滕州的青铜器、玉器、画像石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还包含了其他地域文化的元素,如凤鸟纹受东夷文化影响,饕餮纹受商文化影响。

“中华文明是一个大家庭,正是因为兼爱、包容,才能延续至今。”

未来发展与文化影响

滕州博物馆计划继续编纂《滕州文物志》,目前已出版两卷,分别记述古遗址、古建筑及馆藏文物。今年计划出版第三卷,涵盖研究成果、机构和法规。

滕州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当地居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的考古发掘与文化保护,滕州将继续在全国县级市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力。

展望未来,滕州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文物的保护与研究,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为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提供平台。

推荐阅读  山东文物普查新发现超万处,揭示齐鲁文明深厚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