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博物馆与滕侯鼎:小国重器的历史传承

在山东省南部的滕州博物馆,一件被誉为“镇馆之宝”的西周滕侯鼎静静地坐落在展厅的一角。它以微鼓的肚子和威严的姿态吸引着每一位参观者的目光。这件青铜器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滕州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滕小国”的不凡历史。
滕州,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商周时期,这里有滕、薛、小邾三国,灵邱、昌虑、欢城、戚城和湖陵五城。滕州承载着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历史,传说黄帝曾在此封其第十子于滕,历史悠久。
滕州的历史与文化交汇
滕州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南北东西文化交汇之地。滕州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桑指出,滕州位于东夷文化和华夏文明的交汇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岩回忆起他在滕州的考古经历,他指出,滕州地区由于其丰富的地下文物资源,成为考古学家研究的热点地区。滕州的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使其成为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地区。
滕州的史前文化
滕州博物馆副馆长潘晓庆介绍,滕州的史前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在此地都有代表性的遗址。1964年,考古学家在滕州发现了北辛文化的陶盖鼎,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盖鼎,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以古代的技术条件,文化能传承下来,只能是在一个比较风调雨顺、没有大旱大涝的地方。”——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
滕州的玉器与音乐文化
滕州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跨越不同时期的玉器,包括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玉璇玑,以及西周时期的玉鱼、玉鹰、玉雁等。潘晓庆特别提到1976年出土的大汶口文化人面纹玉饰,这件玉饰可能用于祭祀或表达祖先崇拜。
此外,滕州博物馆还收藏了一套西周时期的石编磬。这套编磬虽然有部分损毁,但仍可演奏,曾被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录制成音乐作品,成为滕州文化的声音名片。
滕州在历史变迁中的角色
商代中期,山东大部分地区被商人统治。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指出,滕州的前掌大聚落群是商人东扩时的重要遗址。周灭商后,周公东征,海岱地区的政治生态被重塑,滕地的历史角色也随之变化。
滕州的薛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其祖先是传说中会造车的奚仲。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存在达1500年之久。战国时,薛国灭于齐,成为孟尝君的封邑。滕州的历史充满了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
“滕国夹在几个强大的诸侯国之间,寻求治国安邦的能力,同时通过外交手段以小事大,在夹缝中存在700年,是非常不容易的。”——王学典
滕州的文化多样性
滕州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深受墨家文化影响。滕州的精神文化风貌和价值偏好由此形成,特别讲礼数、重义气。郑岩指出,滕州是南方文化向北推进的一个重要节点,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滕州的工艺传统也相当发达,鲁班故里就在滕州境内。近年来,滕州的考古发现不断揭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傍晚时分,记者离开滕州博物馆,看到龙泉广场上人来人往,复述着滕地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滕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小国,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继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