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11 月, 2025

滕州博物馆:小县城的大历史展馆

unnamed-file-187

自1986年起,滕州市便在龙泉广场区域集中打造博物馆集群。如今,滕州拥有“一塔六馆”的格局,围绕着龙泉塔,建有两个国家一级馆和四个二级馆。其中,滕州博物馆和汉画像石馆是一级馆,而王学仲艺术馆、鲁班馆、墨子馆和墨砚馆则为二级馆。

滕州的文物特色主要体现在青铜器、汉画像石和玉器上。滕州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代谱系之完整,使其在全国县级博物馆中占有一席之地。滕州博物馆致力于打造通史馆,这在县级市中是少见的。

通史馆的独特魅力

所谓通史馆,是指从史前时代一直到夏商周、秦汉,直至近现代,年代没有间断,不同文化时期都有文物展示。滕州博物馆正是凭借丰富的遗址和遗物,编纂了《滕州文物志》。第一卷记录了滕州所有不可移动的文物,第二卷则主要记述可移动的馆藏文物。今年计划出版第三卷,内容涵盖研究成果、机构和法规。

“一个县级市能够做通史馆的,目前还很少。”

考古百年与文化传承

滕州的考古发掘历史悠久,早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先生就在滕州进行考古,发掘了安上和曹王墓。曹王墓群的发掘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清理汉代画像石墓。

近年来,滕州还发现了汉画像石的石料来源——母祖山采石场遗址,这更是滕州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滕州、南阳、徐州等地如今都设有汉画像石博物馆,展示这一文化瑰宝。

文物保护的艰辛历程

滕州博物馆的老馆长在六七十年代,每晚都到废品收购站和田间地头寻找文物。当时,很多人认为铜器、陶罐不吉利,铜器被卖到废品收购站,大炼钢铁,而陶罐则被砸碎。馆长夜以继日地收集这些文物,最终促成了博物馆的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河、高楼大厦等建设项目的推进,地下文物大量出土。滕州博物馆设有青铜专题馆,展示从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至商周、秦汉的青铜器。

“在青铜器方面,可以说西有扶风县,东有滕县。”

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延续

滕州的青铜器、玉器、画像石,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还融合了其他地域文化的元素。比如,凤鸟纹受到了东夷文化的影响,饕餮纹则受到商文化的影响,画像石中也有楚文化的影子。

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明是一个兼爱包容的大家庭,正因如此,才能延续至今。滕州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展示地,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

滕州博物馆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县级市提供了借鉴,也为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了力量。

推荐阅读  揭秘陨石猎人:追星之旅与现实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