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1 月, 2025

特朗普亚洲行:印太战略的复杂棋局

unnamed-file-39

一直以来,印太地区都是美国政府的优先事务,因为中国被视为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无论是特朗普的第一任期还是拜登的政府,都在推动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特朗普在2019年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这一原则。然而,特朗普在开启第二个任期后的做法令人困惑。尽管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在2025年多次访问印太地区,重申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却对包括东南亚国家和印度在内的传统盟友施加压力。

对于这位常常喜欢大放厥词的美国总统来说,或许仔细衡量他做了什么比他说了什么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说这一届特朗普政府至今尚未提出一项明确的印太战略,此次的亚洲之旅无疑将释放出最明显的信号,特朗普到底如何处理与亚洲各国的关系?谁是他的盟友,谁又是他的敌人?

东南亚:在美中之间的外交平衡

10月26日,特朗普“闪电式”出席东盟峰会后,主持了柬埔寨与泰国之间的“和解仪式”,并高调称其为“吉隆坡和平协议”。尽管这份协议被标榜为和平的巨大进步,但实际上仅是一份“联合声明”,其实际意义相当有限。

关税方面,美国确认对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征收19%的关税税率。只有新加坡例外,享有较低的10%关税,但需为美国产品提供免税准入。与此同时,美国与东南亚四国签署了新的“互惠贸易框架协议”,部分商品有望免关税。

“东盟国家在中美之间陷入两难,既要讨好美国又不敢得罪中国。”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东盟正在推进一体化进程,以应对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

美日关系:深化合作与战略联盟

本周二,特朗普正式开启对日本的访问,新首相高市早苗希望开启“日美关系的新黄金时代”。两国在贸易方面达成了一定妥协,美国将日本汽车的关税降至15%,但日本汽车制造商仍认为这一税率过高。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与日本签署了一份旨在“保障”稀土与关键矿产供应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加强合作对抗中国的垄断。特朗普还与高市一同登上美国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宣布向日本自卫队交付首批F-35战机配套导弹。

“我们是最强盟友。”——特朗普在与高市会晤时表示。

日韩防务支出与中美关系的微妙平衡

与日本类似,韩国总统李在明也用尽一切手段投其所好,但谈判并不顺利。尽管双方最终敲定了关税和投资计划,但韩国必须在中美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特朗普的亚洲之行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时达到高潮,双方就稀土、大豆及部分关税达成协议。尽管台湾问题被刻意回避,但特朗普要求美国盟友加强军费开支,作为继续享受美国安全保护的前提。

“韩国承诺最迟到2035年将国防开支增至GDP的3.5%。”

由此可见,美国依然需要中国这个贸易伙伴,为了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或许不会就台湾问题对中国施压,但却四处加强稀土合作,并要求各国增加国防开支。美国的长期目标是联合多个国家,尤其是日韩,对抗中国在印太的影响。

推荐阅读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首次施政演说 强调日中战略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