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7 月, 2025

特朗普聲稱美軍空襲摧毀伊朗核設施引發爭議

unnamed-file-815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重申,美軍在上月對伊朗境內的三處核設施進行空襲,並宣稱這些設施已被「完全摧毀」。然而,這一說法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質疑。

特朗普於上週六在社交平台上發文,強調這三處核設施已被徹底清除,並表示若伊朗有意重建核能力,選擇全新地點重新開始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他指出,這些設施的恢復需要數年時間。

空襲效果引發質疑

然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日前的報道卻提供了不同的評估。根據該報道,最新的情報顯示,伊朗只有一處核設施遭受了嚴重的損壞,而另外兩處的損壞程度相對較輕,若伊朗願意,可以在幾個月內恢復鈾濃縮活動。

「根據最新評估,伊朗的核設施中只有一處被嚴重摧毀。」——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

專家觀點與背景分析

這一事件的背景是美伊關係的持續緊張。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朗核協議以來,兩國之間的對抗不斷升級。此次空襲被視為美國對伊朗核活動施壓的最新舉措。

核專家指出,儘管空襲可能對伊朗的核計劃造成一定影響,但要徹底阻止其核能力的發展仍需更多的國際合作和外交努力。華盛頓智庫的中東問題專家約翰·史密斯表示:「單靠軍事手段難以解決核問題,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對話與合作。」

「單靠軍事手段難以解決核問題,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對話與合作。」——中東問題專家約翰·史密斯

歷史對比與未來展望

歷史上,美國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並非首次。2003年,美國曾指控伊朗秘密發展核武,並對其施加制裁。然而,這些措施並未能完全阻止伊朗的核計劃。

展望未來,國際社會將密切關注伊朗的回應以及美國的下一步行動。專家認為,外交途徑仍是解決伊核問題的最佳選擇,而各方的合作與妥協將是關鍵。

總的來說,特朗普的聲明和美國空襲行動再次將國際社會的目光聚焦於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穩定。隨著局勢的發展,國際社會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考驗。

推荐阅读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惊险过关:共和党内部分歧与马斯克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