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 月, 2025

探索地理教育新境界:荆门市初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成功举办

unnamed-file-1352

2025年9月18日至26日,“省培计划”2025—(C067)荆门市初中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在恩施成功举办。来自荆门市各初中的50名地理骨干教师,怀揣深耕初中地理课堂、辐射带动区域教学的初心,开启了为期九天的沉浸式研修之旅。

本次培训紧扣初中地理新课标要求,以“夯实理论基础、锤炼实操本领、强化送教能力”为核心,精准对接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成为赋能初中地理教学提质增效的“精准滴灌”工程。

专家领航,锚定初中地理教学新方向

培训开篇即聚焦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痛点,多位深耕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带来靶向性理论指导。华中师范大学陈实教授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蓝本,结合初中地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拆解地图、地理模型等工具在七年级《地球的运动》、八年级《中国的自然环境》等经典课时中的应用策略,为骨干教师设计送教课程提供明确的学段定位依据。

恩施州教科院龚道敏院长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当时代‘大先生’”为题,从使命担当、精心修炼、躬耕教坛三个维度,激发教师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省教科院杨国锋博士则针对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落地难题,结合《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课时案例,详解目标设定、活动设计与评价实施的闭环逻辑。

“通过专家的指导,我们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参训教师

技术赋能,推动地理教学创新

培训紧跟教育数字化趋势,为初中地理送教注入技术活力。华中师范大学龙泉教授的《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讲座,重点推荐适合初中阶段的开放资源库,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地理实验视频、“天地图”的初中地理专用图层等,帮助骨干教师快速丰富送教课程素材。

向宏涛老师展示的“AI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虚拟地形漫游”“气象灾害模拟”等案例,让教师看到技术如何突破初中地理“看得见、摸不着”的教学局限,为偏远地区送教提供资源补充方案。

同时,考虑到骨干教师兼顾日常教学与送教的压力,徐雅文老师带来“初中教师职业倦怠调适”辅导,结合地理教师工作特点传授情绪管理技巧,助力教师以饱满状态投入教学工作。

实践观摩,探寻校园育人特色

理论学习后,培训以“实践教学+优质校园访学+专题报告研读”为抓手,推动理念拓宽与经验吸收。参训教师走进恩施州舞阳中学、清江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初中,深入感受校园育人氛围,并聆听多场高质量专题报告。

在舞阳中学,参训教师实地参观了学校地理专用教室、校园气象观测站等教学设施,详细了解该校“地理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的管理机制与实施路径,为后续送教中推动薄弱学校教学条件优化积累参考经验。

向启河老师围绕“校本教研与教师成长”作专题分享,结合该校初中地理教研组的“大单元教学打磨”历程,拆解从课标解读到教学设计的团队协作方法,为骨干教师带动本校教研组发展提供思路。

示范淬炼,精进初中地理送教硬本领

围绕“骨干教师送教能力提升”核心目标,整合优质课例观摩与实操演练,直击送教实践中的学段适配难题。参训教师集中研习多节初中地理标杆示范课例,萃取可迁移的教学经验。

舞阳中学徐娜老师的《气候》课例堪称跨学科融合典范: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古诗导入,结合恩施本地气候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气温曲线,既落实“气温变化规律”知识点,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骨干教师设计送教示范课提供可复制的学段适配模板。

针对以往送教中“课程脱离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示范效果不接地气”等问题,专家团队以“薄弱学校初中地理课堂诊断”为主题开展研讨,指导教师掌握“课前调研学情—课中适配设计—课后跟进指导”的送教全流程。

九天研修落幕之际,参训教师的收获已转化为清晰的实践思路。大家不仅深化了对初中地理新课标的理解,更在优质课例解码、送教课程设计、技术工具应用等方面实现能力跃升。

“此次培训不仅是荆门市初中地理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更是区域初中地理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荆门市教师发展中心

50名骨干教师将以“种子教师”的身份,让优质初中地理教学资源流动起来,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注入鲜活的地理学科力量。

推荐阅读  洛阳街头白色小飞虫泛滥:烟粉虱的秘密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