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旗微調引熱議:14萬設計費引發網友批評

台中市旗的更新引發了廣泛討論。台中市長盧秀燕近日宣布,台中市啟用新的市旗,這面市旗結合了台中市政府府徽中的湖心亭標誌,並附上中英文的「台中」字樣。然而,這次僅是文字樣式的微調就花費了14萬元,引起了公眾的熱議和批評。
台中市旗自1945年以來一直使用黃底紅字的設計,曾被評為「最醜市旗」。在此背景下,市政府決定對市旗進行改版。新市旗的設計基於現行的台中市府旗,只是進行了文字樣式的調整。
市旗設計的歷史與挑戰
台中市旗的設計歷史悠久,過去曾多次嘗試更改。前台中市長林佳龍曾經舉辦過徵選新市旗的活動,但最終未能成功改變。這面黃底紅字的市旗已經使用了超過80年。
此次市旗的改版以台中公園內的湖心亭為主角,並加上「台中」的中英文字樣。儘管改動不大,但市府仍然投入了14萬元的設計費用。
網友反應與專家意見
針對此次市旗的更新,網友們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有人在Threads上分享了台中府旗和新版市旗的對比圖,直言「把原有的設計加上中英文字,還沒有抓好文字距離……這樣花了14萬!」
「設計費是設計費,美感是美感,完全是兩回事。」
此外,有網友指出「很明顯是中英字體的字寬、大小、間距都不同,不用拉標線就看得出來,隨便一個在518外包網接案的大學生都做得比這個好。」
設計費用與採購規範
關於設計費用的問題,有網友提到根據《中央機關未達公告金額採購招標辦法》第5條規定,小額採購(低於15萬元),不需招標也不需公告,可以直接找廠商採購。這一點也引發了對市府採購透明度的質疑。
專家指出,市旗的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表現,更涉及到城市形象的塑造。設計費用的合理性應該考慮到設計過程中的多重因素,而不僅僅是最終的視覺效果。
未來的影響與市府的回應
這次市旗的改版引發的討論,反映了公眾對於政府支出透明度和設計品質的關注。市府表示將會聽取各方意見,並在未來的設計項目中更加謹慎。
盧秀燕市長表示,市旗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象徵,未來將會持續關注市民的反饋,以確保市旗能夠更好地代表台中市的文化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