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8 月, 2025

台中公務員因車禍長期請假引發法律糾紛

unnamed-file-1031

記者吳泊萱/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葉姓男子,曾因在警界任職期間找父母幫忙製作識別證,被網友戲稱為「警界媽寶」。如今,他在轉任公務員後,又因車禍請假長達172天而再度成為媒體焦點。葉男不滿主管公開其請假事宜,提告求償30萬元,但案件在一審敗訴後,二審也遭駁回,全案確定。

這起事件可追溯至2013年,當時葉男在新北市擔任警員,負責製作512張警察識別證。由於照片裁切不當和證件堆疊導致的紅墨複印,他的工作兩度被退件。最終,他求助父母從台中北上幫忙,事件曝光後被冠以「警界媽寶」的稱號,隨後離職。

轉任公務員後的爭議

離職後,葉男改名考取公務員資格,分發至台中太平區公所擔任課員。然而,他因自稱車禍請假172天,並因態度不佳而考績被打丙,再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葉男對於梅姓主管向媒體證實此事感到不滿,認為此舉暴露了個人隱私,遂提告求償。

「葉男主張自己在2022年4月因公出車禍,受傷請假至9月22日,秘書室梅姓主任卻向媒體證實此事,暴露個人傷病、請假紀錄、考績處分等資料,導致媒體以聳動方式貶損人格。」

法律判決與社會反應

在法律審理過程中,梅姓主任表示其回應媒體的內容均為事實陳述,並無透露考績程序。法官也認為,梅姓主任的回應屬於客觀事實,且葉男指控的違反個資法部分已獲不起訴處分。法院認定媒體報導並無羞辱字眼,最終判決葉男敗訴。

這一判決引發社會對於公務員考績透明度及個人隱私權的討論。專家指出,公務員的工作表現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透明度的提升有助於提高公信力。然而,如何平衡個人隱私與公眾知情權,仍需進一步探討。

未來影響與展望

這起事件不僅涉及個人名譽與法律問題,也對公務員制度的透明度提出挑戰。隨著社會對於公務員行為的監督日益加強,如何在保障個人隱私的同時,確保公務員的工作績效公開透明,將成為未來政策制定者需要面對的課題。

葉男的案件雖然已經塵埃落定,但其引發的討論或將對未來的制度改革產生深遠影響。公務員的工作態度和考績評價,如何在公開透明與個人隱私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推荐阅读  台風「丹娜絲」逼近台灣 北北桃暴風圈侵襲率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