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0 月, 2025

台灣迎來冷空氣與降雨挑戰:颱風效應影響全台

featured-lonnews-com

氣象專家吳德榮今(17)日表示,首波帶有冷空氣的東北季風將於明晚南下,影響大台北及東半部地區,預計將帶來降雨並使氣溫逐漸下降。從19日至22日,全台各地將面臨降雨的可能性,尤其是東北部地區,受「秋颱效應」影響,降雨量可能達到輕度颱風的等級。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日全台天氣晴朗且炎熱,新北市和桃園市的白天高溫預警達到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可能性。台南市則為橙色燈號,亦有38度高溫的風險,而新竹縣、苗栗縣及屏東縣則需注意36度以上的高溫。

東北季風與「秋颱效應」的雙重影響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專欄中指出,最新的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明兩天全台天氣晴朗,北台灣白天最高氣溫可達37至38度,午後山區偶有局部降雨的機率。

吳德榮表示,第一波帶有冷空氣的東北季風將於明晚開始南下,影響大台北及東半部地區,預計將帶來降雨並使氣溫逐漸下降。19日至22日,全台各地轉有降雨的機率,北台灣因雲多降雨,氣溫降幅較大。

氣溫驟降與降雨預測

根據氣象專家林得恩的分析,屆時中部以北、基隆、宜蘭及離島地區的最低氣溫可能降至攝氏22至25度,南部及花東地區的最低氣溫則在攝氏24至27度之間,驟降幅度可達攝氏10度。

「累積總降雨量不輸給一個輕度颱風。」

林得恩指出,21日至23日期間降雨最為劇烈,北部山區及東北部的降雨機率最高,其次為花蓮及台東地區,需特別注意防範。

未來一周的天氣展望

吳德榮提到,2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半部仍有明顯降雨,北台灣將持續偏涼。關於熱帶系統或颱風的動態,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19日晚間8時熱帶系統已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台灣已受到「秋颱效應」的影響。

吳德榮指出,熱帶系統的路徑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但路徑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建議持續密切觀察。

這一系列的氣象變化不僅對台灣的天氣帶來重大影響,也提醒民眾需提高警覺,做好防範措施。隨著氣溫驟降和降雨增加,相關部門應加強防災準備,確保民眾的安全與健康。

推荐阅读  黄杨钿甜“天价耳环”事件调查:真相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