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央行觀望美國降息動向,利率政策仍持謹慎態度

中央銀行將於9月18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市場高度關注利率與房市管制動向。儘管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大增,但多數專家認為台灣央行短期內難以跟進,預估利率「連六凍」的可能性極高。
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主計總處大幅上修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至4.45%,出口有望突破5800億美元創新高,表面上看似風光,但多數產業卻未受惠,無薪假人數顯著增加。他直言:「數據很漂亮,但把電子拿掉後,都不漂亮。」
經濟數據背後的隱憂
儘管經濟數據亮眼,台灣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專家警告,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將逐步衝擊傳產與中小企業,影響尚未完全顯現。林啟超認為,央行可能要等到12月,觀察出口與關稅效應後,才會考慮預防性降息。
這一觀點反映出台灣央行在面對外部經濟壓力時的謹慎態度。儘管美國聯準會近期態度明顯轉鴿,市場押注年底前有更多降息空間,但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多次強調,貨幣政策調整須同時考量通膨、經濟成長與主要國家動向。
房市政策的未來走向
除了利率,房市政策也是焦點。行政院拍板「新青安」貸款排除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被解讀為「水龍頭開了」。不過林啟超強調,央行去年推動的房貸自主管理方案仍在執行,今年第四季才會檢視成果,最快年底才會討論是否鬆綁。
「數據很漂亮,但把電子拿掉後,都不漂亮。」— 林啟超
未來展望與政策考量
專家認為,台灣央行會延續「停看聽」的策略,最快要到明年第一季才可能有所動作。這一策略反映出台灣在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時的穩健立場。未來幾個月,央行將密切觀察國際經濟走勢,特別是美國的貨幣政策變化。
在此背景下,市場參與者和政策制定者將密切關注央行的下一步動作。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台灣央行的政策調整將成為影響國內經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