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9 月, 2025

台灣青年應志宏剪護照事件:陸委會註銷其台灣戶籍與護照

unnamed-file-590

自稱「台灣青年」的應志宏近日在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直播時,高喊「我愛中國」,並剪掉台灣護照,引發社會關注。陸委會於13日宣布,經查證確認應志宏已領取中國身份證和護照,依法註銷其台灣戶籍及護照。司法機關將依據兩岸條例繼續對其進行通緝。

應志宏在中國定居,經營抖音帳號,擁有1.8萬名追隨者。他自稱「為兩岸統一而生的中國台灣人」,並在9日發布影片,展示其新取得的中國身份證與護照,聲稱自己早已放棄台灣籍。

背景與事件經過

據悉,應志宏因涉及詐騙集團及洗錢案件,早在110年10月便被台東地檢署通緝。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應志宏在被通緝後出境至中國,並未返回台灣。梁文傑表示,應志宏並未正式提交放棄台灣籍的文件。

陸委會表示,經主管機關查證,確認應志宏已領用中國身份證及護照,因此與相關機關會同依法註銷其台灣戶籍及中華民國護照。

社會反應與法律後果

網紅八炯在3月24日曾檢舉應志宏,並對政府註銷其公民資格表示支持。八炯指出:「看來政府已經消除他的公民資格,太爽了。」

「對於宣稱熱愛『祖國』,實則因案而逃跑到大陸的通緝犯,請民眾切勿輕信。」——陸委會聲明

陸委會強調,應志宏的台灣身份雖已被註銷,但其應負的法律責任及義務不會因此喪失或免除。司法機關將依兩岸條例第9條之1的規定繼續對其進行通緝。

歷史與政治背景

兩岸關係一直是台灣政治的敏感議題。過去曾有台灣人因政治立場或經濟利益選擇移居中國,然而,涉及刑事案件的台灣人在中國獲取身份證明並不常見。這一事件引發了對台灣公民身份認同的廣泛討論。

台灣法律規定,擁有雙重國籍的台灣人若取得他國國籍,需主動申報放棄台灣籍。應志宏的案例引發了對這一法律的執行及其在兩岸關係中的應用的重新審視。

未來展望

此事件可能對台灣與中國的政治關係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公民身份認同和法律執行方面。陸委會呼籲民眾對於類似事件保持警惕,不要輕信任何宣稱愛國卻因案逃至中國的言論。

未來,台灣政府可能會加強對公民身份轉移的監控,並在兩岸交流中強調法律責任的重要性。對於應志宏的通緝行動仍在繼續,司法機關將密切追蹤其動向。

推荐阅读  2025穗港澳台青少年网球联谊赛圆满落幕,台南市队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