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9 月, 2025

台灣奈米醫材子公司遭遇4600萬詐騙,內部安全漏洞引發關注

featured-lonnews-com

台灣上市生技公司奈米醫材(6612)旗下的美國子公司AST VISIONCARE INC.(ASTVC-US)近日爆出重大詐騙事件。該公司原本應收到的142.5萬美元現金股利,因假郵件騙局被匯入黑帳號,損失金額相當於新台幣4,600萬元,遠超過奈米醫材上半年的純益,對其財報及資本效率造成嚴重影響。

這起事件揭露了企業在資安方面的漏洞。大股東MBI於8月20日決定發放現金股利,ASTVC-US應收款項142.5萬美元。然而,在匯款確認過程中,駭客利用偽造郵件,誤導MBI將款項匯入假帳號。事件曝光後,該筆款項已迅速被領走,美國銀行和FBI等金融監管機構緊急介入調查資金流向,損失具體數字仍待進一步調查。

資安漏洞與內控流程的警示

此事件不僅造成集團財務損失,也突顯了跨境企業在資訊對稱、內控流程及數位資安方面的重要性。由於兩家美國子公司過去業務往來有限,匯款預防機制未能有效發揮作用,這為台灣跨國企業敲響了警鐘。

「若資金最終無法追回,將在今年下半年認列詐騙損失,等同吞掉上半年全部稅後純益。」

奈米醫材表示,若資金無法追回,將在下半年認列詐騙損失,這意味著上半年所有稅後純益將被抵消。市場上亦有聲音質疑事件可能涉及「內鬼」,櫃買中心已主動查核。公司強調,已有內控證明,並判定事件為駭客攻擊而非內部人員問題,後續將加強防詐訓練、流程檢討和控管。

企業資安的未來挑戰

在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面臨的數位安全挑戰日益嚴峻。專家指出,企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和資安防護,以應對日益複雜的網絡威脅。這起事件再次提醒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必須在資安投入上不斷升級。

根據資安專家的建議,企業應建立更嚴格的內部審核和資金流向監控機制,以防範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此外,教育員工提高安全意識,並定期進行資安演練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結論與未來展望

此次詐騙事件對奈米醫材及其子公司ASTVC-US造成了重大影響,未來如何加強內部控制、提升資安水平將成為企業的重要課題。隨著調查的深入,事件的全貌將逐漸清晰,而企業如何從中汲取教訓,避免類似事件重演,將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未來,奈米醫材計劃加強與金融機構及資安專家的合作,提升整體資安能力,以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和穩定運營。這一事件也為其他企業敲響了警鐘,提醒他們在數位時代下,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推荐阅读  探索超人游戏为何难以成功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