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0 月, 2025

台灣面臨劇烈降雨警告:颱風風神引發共伴效應

unnamed-file-765

生活中心/黃依婷報導

今年編號第24號輕度颱風「風神」於今(18)日凌晨2時位於北緯12.9度、東經127.4度,正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動。氣象專家警告,由於共伴效應的影響,台灣部分地區將面臨劇烈降雨的威脅,尤其是未來四天的降雨情況可能會達到最糟糕的程度。

「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輝達AI模式的未來四天降雨模擬,顯示從週日下午至週二期間,颱風風神的外圍暖濕氣流與東北季風在台灣東側、東北側交會,將形成大量雲雨帶。

北部與東部面臨強降雨

根據模擬數據,北部、東部、恆春以及南屏東地區容易出現降雨,尤其是基隆北海岸、台北東側、北部山區、宜蘭和花蓮,這些地區高機率會遭遇持續性的大雨或強降雨。

「最糟的情況是,如果交會點落在台灣上空,雨量將更加驚人。」

氣象專家指出,中南部地區在此期間則主要以多雲或陰天為主,偶爾會有短暫飄雨或小雨,影響相對較小,但天氣仍不穩定。

防災準備刻不容緩

「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提醒民眾,應儘早做好防災準備,特別是有戶外活動安排的市民,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下週三至下週末,低壓帶水氣與東北季風的雙重影響將持續,北部和東部地區將有陣陣大雨,其他地區則恢復多雲或陰天。

專家建議,北部和東部的居民應做好至少一週持續降雨的心理準備。

歷史降雨事件的警示

回顧歷史,台灣曾多次因颱風和共伴效應遭受嚴重的水患。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便是其中之一,當時的降雨量打破了多項紀錄,造成嚴重的土石流和洪水,對台灣中南部地區帶來了毀滅性的影響。

氣象學家強調,隨著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都在增加,這次的降雨警告再次提醒我們需提高防災意識和準備。

未來展望與應對策略

面對即將到來的降雨,政府和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部署防災措施。地方政府也呼籲居民保持警惕,特別是住在山區和沿海地區的居民,應提前做好撤離準備。

專家建議,長期來看,台灣應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的防洪能力,並推動更有效的水資源管理策略,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極端氣候挑戰。

這次的降雨警告再次提醒我們,面對自然災害,預防和準備是減少損失的關鍵。

推荐阅读  盧秀燕拒任國民黨主席 黃國昌表達尊重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