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0 月, 2025

台灣立委提議引入鞭刑打擊詐騙,醫界質疑健保負擔

featured-lonnews-com

台灣近期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手法多樣且猖獗,導致民眾財產與個人資料安全面臨嚴重威脅。面對這一挑戰,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建議台灣應參考新加坡的做法,考慮對詐騙犯施以鞭刑。然而,這一提議引發醫界的強烈反對,質疑健保系統是否能承擔因此增加的醫療負擔。

新加坡正考慮修法,對涉嫌詐騙者施以鞭刑。洪孟楷指出,新加坡與台灣的情況相似,兩地都深受詐騙之害,許多家庭的退休金、畢生積蓄被騙光,社會對此憤慨不已。儘管各國都在加重刑罰,但詐騙案件仍層出不窮,甚至讓民眾普遍希望「罰再重一點」。

新加坡的鞭刑考量

洪孟楷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新加坡目前對詐騙罪可判處最高10年監禁與罰款,但尚未包括鞭刑。2025年上半年,新加坡因詐騙造成的損失達新台幣約107億元,案件數與金額仍在攀升。

新加坡的新修法草案中,凡替詐騙集團洗錢、提供身份資料或擔任車手者,最高可處12下鞭刑;若為犯罪集團成員,則可達24鞭。根據新加坡法律,成年男性(18至50歲)最高可受24鞭處罰。

醫界的反對聲音

洪孟楷的提議引發醫界的熱烈討論。醫師姜冠宇在臉書上直言,「請立法委員高抬貴手」。他指出,鞭刑的影響不僅限於當下,還可能造成複雜的傷口感染、蜂窩性組織炎及需要手術的情況。

「是我們健保承擔嗎?還是叫他自己付錢?」姜冠宇質疑道。

姜冠宇還提到,新加坡法律規定施行鞭刑時必須有醫師在場,並事前確認受刑者「身體狀況可承受」,過程中若醫師認為不宜繼續,必須即刻停止。他質疑,「這在台灣會不會引發別的議題?」

鞭刑的歷史與國際比較

鞭刑作為一種懲罰手段,歷史悠久,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已逐漸被廢除。新加坡是少數仍保留鞭刑的國家之一,主要用於嚴重刑事案件,如毒品走私和暴力犯罪。

在國際上,鞭刑被視為一種殘酷和不人道的懲罰方式,許多國家已經廢除或限制其使用。人權組織也多次呼籲各國停止使用這種體罰。

台灣的未來選擇

台灣是否應引入鞭刑來打擊詐騙,仍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支持者認為,這種懲罰方式可能對潛在犯罪者產生更大的威懾作用。然而,反對者則擔心其對人權的影響以及可能增加的醫療負擔。

未來,台灣政府和立法機構需要在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之間取得平衡,並考慮所有可能的後果和社會影響。

推荐阅读  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江口站圆满落幕,运动与自然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