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海域發生4.8級地震 多地震感明顯

生活中心/楊維甯報導 今(24)日晚間8時55分,台灣花蓮地區發生芮氏規模4.8地震,震源深度28.2公里。震央位於北緯24.15度,東經121.96度,距離花蓮縣政府東北東方38.4公里,位於台灣東部海域。
這次地震造成多地有感,花蓮縣與宜蘭縣震度達到3級,南投縣2級,台中市、桃園市、新北市、台北市、苗栗縣、新竹縣及彰化縣則為1級。
地震背景與影響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活動頻繁。花蓮地區因地殼運動活躍,歷來常發生地震。此次地震再度提醒民眾需提高警覺,做好防災準備。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顯示,台灣每年平均發生超過一千次的地震,其中以花蓮、宜蘭及台東等東部地區最為頻繁。地震雖然是自然現象,但其帶來的影響卻可能對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干擾。
專家意見與防災建議
地震專家表示,這次地震的規模雖不至於引發重大災害,但仍需警惕後續可能的餘震。專家建議民眾在地震發生時,應立即尋找安全的掩護處,並在震後檢查家中設施的安全性。
「地震發生後,民眾應該保持冷靜,並遵循政府的防災指引。」地震學者王教授指出。
此外,政府相關單位也建議居民定期檢查家中防災設備,確保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
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
回顧歷史,花蓮地區曾發生多次大規模地震,如2018年的花蓮地震,造成多人傷亡及建築物損毀。這些事件提醒我們,地震防災意識與準備工作的重要性。
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地震預警系統的發展將有助於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政府和科學界持續努力,期望能提供更精確的地震預測,以保障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此次地震雖然未造成重大損害,但仍提醒我們,面對自然災害,防範未然是最好的策略。